第一百七九章,商业部挂牌

第一百七九章,商业部挂牌

工商部的牌匾挂上去,工商部的办公衙署正式成立了。

李问交接完了在户部的工作,从户部搬到了工商部去办公。衙署前面的院子已经收拾好了,屋子里面只简单的放置了一张四方桌子和几把椅子,旁边还有一排书架,这里是他们办公的地方。

这个部门是他一手策划以及建立起来的,虽说目前只有他们寥寥几个人,人员什么的都还不齐全。不过李问对此还是挺骄傲的,就有种这是他们的孩子的感觉,尽管这里还小了一点,和他预想中的并不大一样。

但是尽管如此,李问还是挺高兴的。

沈子敬和苏元也正式入驻了工商部,成为这里面的一员。

“怎么样?”李问伸手碰了碰沈子敬的手臂,眉眼上带着笑,对两人伸出手,说道,“这里以后就是咱们奋斗的地方了,欢迎你们的加入!”

“挺好。”沈子敬把手放上去,苏元见状,也把手伸了过去’“很高兴你遨请了我和阿元过来。”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他们当年四个人一起读书,一起备考,去参加科考的时候。

在分开了很长的时间之后,他们又走回到了一起来。不过现在还缺少了一个人,他们四个人才齐了。

三个人的手握在一起,李问喊了一句“咱们一起努力!”

作为年轻人,他们的心里都有一股拼劲,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出来。好男儿都想建功立业,与其一生碌碌无为,不如奋力一博,这也是沈子敬当时没什么没有半分犹豫,就答应了跟着李问一起干的缘故。

而对苏元来说,沈子敬在的地方,就是他愿意跟着一起去的地方。

李问看出了这两个人之间似乎有点什么不一样了,只是当事人不说,他也不好意思去问。不说别人了,他自己不也是有着他的小秘密?不过他是不是要找一个时间,带他男人出来正式的和好朋友见个面、吃个饭,把人介绍给他的朋友们认识了?

不过这个事也不急吧,总有的是机会了,他们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咱们先开个小会,今日是咱们开的第一个理会。日后的每天的早上,若是大家有时间的话,咱们都尽可能的开个小会,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和计划吧。”李问让人坐下来,大家先开个简短的会议。

“可以。”

沈子敬和苏元都没有意见,三个人面对面的坐了下来。

“来,咱们先说说自己的计划和想法,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下面就从我开始吧?”李问见沈子敬和苏元点头,继续说道,“我先说说人员的安排上的事情。咱们这里的人暂时还不多,不过要做的事情是一点都不少。

咱们现在的人手不够,但是一些事情还需要咱们自己外出去处理的,所以我的意思是,外面的事情主要是我和子敬负责,衙署内部的事情就交给阿元你负责处理,有没有问题?”

这也是从他们几个人的性格考虑安排的,他和沈子敬比较适合在外面跑,而苏元则是留在这里面,处理内部的事情更为合适。

沈子敬是一个性格外向,喜欢往外跑的人,相比于留在屋子里面,他自然是更喜欢出去外面了。见李问看向他,他点头说道,“我没问题。”

那剩下就是苏元了。

“我什么样都可以。”苏元说道。

“当然,我现在说的安排只是暂时的,咱们这里有不会一直只是咱们几个人,

过两日应该会有新的人进来了,到时候若是怎么的,咱们再另外做别的安排都可以。”李问给大家分了工,他和沈子敬跑外面的事情,内部的事情就暂时交给苏元负贵。

现在办公的衙署有了,他们这里面不能没人在,还是得留一个人看守这里。

“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李问问道。

“我这里没什么要说的。”沈子敬看向苏元,苏元同样的摇头,也没什么需要说的了。

“还有一件事,差点忘记与你们说了。”

“嗯?”

不说他都差点忘记了,李问说道,“是这样的。咱们商业部是得了皇上的批准,是属于朝廷中的一个正式的衙署机构,所以我们在内部的官员都是有在吏部备案

的……不过你们两个的,我暂时没有给你们备上。”

只是李问暂时没有给沈子敬和苏元在吏部那里备案,所以他们就还属于编外人员的意思,那编外人员,可能就会失去一些可以享有的职权。

其实沈子敬和苏元过了乡试之后,已经是有了举人的身份,举人是有派官的资格,只是大多都是在地方上担任文书类的小官,对日后的升迁也会有很大的限制。不过若是考了举人的身份就不一样了,起码在日后的升迁上这个身份会有很大的帮助。

他和陆知书都已经过了会试和殿试,他们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只不过他选择了留在京城这里,陆知书申请了到地方上去当官。有时候李问也会想,要是陆知书留在京城那就好了,起码他要做什么事情,身边有陆知书能帮他的忙。

当然有不是说身边现在的这两个不好,肯定也是很好!

“你们不是还要参加下一年的会试?……所以我想你们应该会想等到时候参加完科考,等出了成绩之后再安排?”李问把这个事情和两个人说清楚,当然也要问问他们自己的意思。

因为基本上不会有入了编制的官员还跑回去参加科考的,这参加科举不就是为了入朝为官,那既然都入了朝当官,那干嘛还要跑回去参加科考了是吧?那这样的话,那这不是多此一举了吗?

但是要从长远来看,以沈子敬和苏元两个人的能力,他们+有能考上进士,那当然是拿到进士的资格比较好了,其实这也相当于后世的一张文凭,在某些必要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用处的。

当然,李问把他的建议告诉他们,也尊重他们本人的决定,“不过这个事情也不急,你们可以好好想一想……左右也不是一年的时间罢了。”反正只要他在,这里面的事情他还是能说得上话,这里什么时候都有他们的位置。

如今工商部刚成立,李问不敢说以后如何,起码目前看来,只要工商部运作的好,他们这些人就是日后的元老级人员,所以这个继不继续考下去,也没太大的必要。不过谁都不能保证日后会如何,李问自己也不能保证,所以他不会给别人打这个包票。

“这个事情,我和阿元回去商量一下吧。”这个事情左右也不急,沈子敬没有立即做决定,他看向苏元,说道。

“也行。”李问说道。

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商业部的第一个例会就简单的讲完了,李问让苏元先熟悉一下工作,整理一下他们工商部内部的一些文件,到时候要保存好,留底做备案用,“我有事情要出去外面,子敬你和我一起去吧,那么阿元,这边就交给你了?”

“好。”苏元对此没什么意见。

“如果有什么事,你能处理的你就处理……你要不能处理的话,你就派人去给我送个信。“左右他都不过是在那几个地方,李问跟苏元交代了几句,就带着沈子敬走了。

沈子敬一脸笑眯眯的,可见是对出去外面是高兴的。

苏元,“……’’

本本本

中午,李问亲自去请了曹振清曹老翰林出来喝茶,说明了他的来意,问曹老翰林愿不愿意到他们这边来。他这张脸太嫩了,拿出去不好骗人,所以还是要找一个人来充当门面,必要的时候拿出去能唬人,当然这后面的话,不能讲的这么直白,要委婉一点。

而之所以找曹老翰林,一个是他们熟,第二个是李问觉得曹振清在翰林院待了这么多年,是太浪费人才了。

“嘿嘿,咱们这是老熟人了,我也不拐弯抹角,免得回头你说我诓你,等我下回去你家连门都不给我进去。”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李问说话也不拐弯抹角,问的也直接。

“你这小子,有什么好事都想到我了啊。”

托李问这小子的福,曹振清拿了一笔不菲的润笔费,他在报社那里当顾问,每月也有额外的一笔收入,所以就算是户部发不出他的月俸,他们家里也不至于会没米下锅。

如今家中不缺银两,家里的两个孙子顿顿都能吃得上肉,从这一点来说,曹振清是要感谢李问的,这小子是个脑子灵通的,也不知道他怎么的就想到了搞这么多

东西出来。

要换别人曹振清还不一定相信了,不过是这小子亲自来邀请他,曹振清其实是有点心动,“原本我是想着有生之年会在翰林院里呆到老,还真没想过离开翰林院那里了。今日你这小子跑来,开口就是问我愿不愿意离开翰林院,过去你那里去,这事得让我好好的想一想。”

在朝廷当官,也得后面有人脉才有机会升值,坐到要职上去。像他这种背后没有靠山,也没什么野心的人,反倒是更适合在翰林院那里,所以曹振清就想着一直都待在翰林院里面当个翰林就好,也没什么别的心思。

这突然有个小子跑来问他要不要离开翰林院,到新建立的商业部去,这还真的得让他好好想一想了。

“我对你搞的这些事情也不大清楚,要不,你这里给我说一说先?”曹振清倒不歧视商人,只是他对商业上的事情也不懂,怕是去了帮不上什么忙。

李问把商业部的事情简单的给曹翰林说一说,在明白了曹老翰林的顾虑之后,他摸了摸鼻子,不敢说让老先生来给他当镇衙之宝。

他知道让一个人离开原本习惯的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是会让人的内心感到不安,他换了一个方式,道,“要不这样吧,你要有空的时候,可以到我们那边去转一转,看一看,先了解了解?”

也不一定就要着急着立刻到他那边去了。

反正要有什么需要唬人,帮得上忙的,他就拉老翰林来当苦力就是了,还不用额外支付工资的那种。

“行行。”曹振清呵呵笑道。

第一百八十章,新法规施行

京都作为皇城,是整个大成的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中心,这里繁华而热闹。

各地的商人车马往京都聚集而来,每日入城的人员车马都排着队进去,大量的人员进入进城,使得京城城内的人员越来越多。

街道两侧的铺子林立,同时还有许多小商贩们摆着摊子卖东西,还有一些老百姓们临时摆的小摊子,街上行人往来,车水马龙,使得原本宽大的道路变得拥挤起来,赶车的车夫在后边喊着让路,抬着小轿子的轿夫小心的避开着路人。

远远望去,街道上到处都是行人和车马,道路堵塞,车马难行。

这也就无怪乎京城经常发生车马撞了人的事件,这里面不止是赶车的车夫的责任,还有路上的行人本身的责任。但是追根究底,还是京城的道路太过于杂乱,没有合理的规划,才会造成如今拥堵的局面。

京城城中的人员太多,同时带来的还有卫生和清洁方面的一些问题。

这个时代代步用的都是牛马牲畜,牲畜经常会一边行走一边拉屎,路上牲畜排出的粪便在街上无人处理,特别是夏天的时候,蚊子苍蝇到处飞,路上的行人走路一不小心就会踩到一脚屎。

不止是牲畜带来的卫生问题,还有就是人带来的卫生问题。

整个京城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在这个地方,污水的排放没有处理好,这里一到下雨天,地上的水都是污水,特别是雨后太阳出来一晒,那个味道简直就是……臭气熏天!

脏污的环境,同时带来的还有各种病疫的问题,等等。

京都的表面看起来繁华热闹,实则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就不一定感觉还是那么美好了。

所以李问提出针对临时商贩们的一系列的规定,不止是因为这些乱摆的小摊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通的困难,还有就是他想趁这个机会重新规划皇城内部的道路交通和处理皇城内部的卫生问题!

前几日的早朝上,他提出了关于皇城内部的污水排放以及处理的问题,提出了重新规划和挖通京城的地下排水,处理好污水的排放的提案。这个事情皇上在宫中可能不知道,但是住在京城的官员们,对京城内部的环境应该都清楚,所以他提出这个提案,倒是没什么官员反对。

还有工部尚书还站出来赞同和支持了他的提案。

皇上那里大概犹豫的一点就是,大搞工程是要花钱,但是如果这个钱不是问题呢?所以在他保证钱不是问题的情况下,皇帝那里自然就是点头了,这件事情则是由工部负责。

这个时候李问是忙的恨不得自己三头六臂,所以这些不归他管的事情,他才不会去抢着管,本来这些事情就应该是工部去管。

有了皇上批准之后,后面就是工部要去忙的事了。

氺氺木

前后用了三日的时间,城中几个角落的空地上搭起了车马棚子,是作为临时停放车马的地方,所有入城的临时车马都要停放在规定的地方,由专门的人员看管。同时,城内的商贩摊子限定了摆放的区域,同时还有划分出了车马的行道和行人道

从这一日起,京城施行新税法和新规定。

“过。”

“下一个。”

守城的士兵们检查完进城的百姓商人们提着的东西没有问题之后,就给予放行

这一天,提着货物进城的百姓和商人们发现,他们入城不用再交纳入城的厘金了,以前是不管他们货物的多少,总之要入城就要先给钱,但是现在他们发现不用再给这笔钱就能进城了。

哇,真的有这么好的事?

“快走快走。”一些百姓还不敢相信,还愣在那里没动,就被同伴扯了一把,让赶紧进城去,他们还赶着进去占一个好地方摆摊卖东西呢!

不走难道还在这里等着给钱吗?傻不傻了!

而赶了车马进城的人,则是要按照牲畜的数量要缴纳一笔清理费。

押运货物的商队进城不用给一笔高额的关税费,不过他们被塞给了一张单子,

要填写他们货物的品种和数量等等这些信息,完了有人告诉他们进了城后,拿着这张单子到商业部的临时登记点去登记。

大家都被这一波操作搞懵了,不过进城的百姓和商人们很快就发现今日的皇城和往日不太一样了,商贩们有规定的摆摊区域,往日拥挤的道路变得宽敞了,车马有车马的行走道路,不用再从人群中挤着过去了,道路通畅无阻。

他们往来京城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发现京城的道路这么宽敞,道路打扫干干净净,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京城都大变了一个样了,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起来0

一辆辆的车马排着队往前面行进,有秩有序,路上还有拉着筐的老妇/老汉在用小铲子把牲畜拉出来的粪便铲走。

大家就明白,哦,难怪要他们给什么清洁费了,原来是这样。

所以看到之后,大家就明白这个钱是收来干嘛的了。

为了避免大家不清楚,城中四处都安放了各种的指示牌和路标,还有官差在一旁指引,“车马往那条道上走,卖东西的到那边划分的地方去……”

“停放驴子马车的,顺着这边的指示牌过去……”

“摆摊的不能乱摆,只能在这些规定出来的区域摆……发现了一律没收东西还要处以罚款!”

以往这些商贩们都喜欢找显眼、人最多的地方摆摊,乱摆乱占用道路的位置。

今天他们被限定在了规定的界限以内,不允许在路口的地方摆摊,发现了一律都要处罚。基于刚实施新规定,大家对新规定还不熟悉,所以这三日内还不清楚的,只是先给予謦告,并不会罚款,但是在三曰之后,就要按照新规定办事了。

小贩们一把摊子摆下去,立刻的就有巡视的官差过来发给他们一个小牌子,并且收取摊位费,摊位费分大中小三个不同等级,费用从两个铜板到十个铜板不等,远远少于他们平时给的钱。

就这么几个钱就行了?小商贩们还不敢相信,不过不会过会又有人来收钱吧?

不等小商贩做出反应,人家官爷就走了,赶着去给下一个摆下摊子的商贩发牌子和收钱去了。

“真的走了?”这些小商贩们都还晕乎乎的,就见到一群官爷呼啦啦的全走光了,哪里还有心思管他们了……

而在商业部临时搭建的登记点处,则有负责的官吏在这边负责登基,并且根据单子上的数据收取税收,完了后会在单子上盖上印章,把一章底单归还商户,一张单子留存,“这张单子您收好了,这是你以后缴费的凭证,丢了重新补是很麻烦的

“好好,谢谢谢谢……”

商人们有什么不懂的,工作人员也会耐心的为他们解说,态度之好,让他们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要知道以前他们上赶着拿钱去办事,还得看人脸色,哪里还会面带微笑,这么耐心好脾气的给他们说事情,还不用他们掏钱!有人偷偷想塞几个钱过去的,也被推拒了,人家还不要了!

最近这段时间李问都在忙着商业部和新税法的事情,前几天他走了一趟吏部,

跟吏部尚书要人,他还不是人家随便给他几个人就行了,他还得自己挑,专门挑年轻能干活的,把吏部尚书气的差点没把他打出去。

——不给?行啊,回头要皇上问起,他就只好“照实”说了。……他这一把皇上搬出来,吏部尚书就是不想给人也得给了。

所以走了吏部一趟,李问要了一批人手过来,还临时给培训了一番,今日就全部都上岗干活了。

知道京城今日起实行新规定,下了朝后,李问就往外面出来看看,路上见到整个京城的道路情况比从前都要好多了,摊子摆放的也不少,不过却是比从前有秩序多了。

他往商业部的办事点过来看看。

而之所以设置这些临时点是为了方便办事,现在刚施行新规定,大家都还未熟悉和清楚,等到后面大家都清楚了,以后就不用怎么麻烦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商业部的衙署地方太小了,让所有的人都过去那边登记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申请了在外的几个地方作为商业部的登基点,这几处的地方还在按照他的要求装修中,等装修好了就能使用了。

“大人,您怎么的来了。”见到他们大人亲自过来,在做事的人员忙的搬了一张椅子过来,“大人请坐,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