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六章,商业税

第一百七六章,商业税

见到人走了,李问往书房的方向过去,还有点事情处理去书房处理一下,这些东西明早要用,要赶在今晚整理好了。

等赵向毅到的时候,见到书房的灯火还亮着,知道人还在书房里面。

“赵大人。”在门外候着的李童见到李大人过来,也不敢阻止,轻轻的推开了门,让人进去。

听到轻微的脚步声,李问扭头,就见到来的男人,他的手上还握着笔,一看到男人的脸色,不等男人催促,他就说道,“你再我半柱香的时间,我这里快好了,等等我就去洗澡睡觉。”

“嗯。”赵向毅点了点头,出去吩咐门外的小厮去准备沐浴用的水。

最后一个字写完,李问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之后,才收拾好了桌面的东西。

怕夜里会下雨,雨水进来把桌面的纸张打湿了,所以一般走的时候他都会把书房的窗户关上。他正准备伸手去关窗,身后的一只手伸过来,就帮他把窗户关上了

李问脸上露出了笑,说道,“我们走吧,回去睡觉了。”

两个人从书房离去,赵向毅的手里提着灯笼,给少年照着前面的路,往卧室的方向过去。

这会儿时间已经很晚了,洗了一个澡后,李问就上了床。

赵向毅伸手把少年捞到了怀里,李问伸手推了推这人,哭笑不得的说道,“大夏天的,你一定要抱着我睡吗?……你松开一点,你好热,你离我远点,不要抱着我……’,

这个时节正是最热的时候,这天看似有雨,不过却没有下雨,所以是特别的闷热。

要是能下一场雨的话,可能会凉爽一些。

“三宝你乖,不要乱动。你乖乖睡吧,我给你打扇。”赵向毅一手拿着扇子,

轻轻的打着风。

“……不许喊三宝。”李问嘀咕了一声,这个男人就是要抱着他睡,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看在这个男人给他打扇子的份上,就原谅他吧。迷迷糊糊的要睡着的时候,他还说了一句,“……你睡吧,不用打扇了。”

出汗就出汗吧,习惯就好了。

见到少年闭上了眼睛,赵向毅低头在少年的额头上落下一个亲吻,最后落到少年的唇上,这个吻浅尝而至,并没有深入的意思。

知道少年这段时间太忙了,夜里睡的少,少年眼皮底下都有了一层青灰,所以这会儿就是再想碰少年,赵向毅都舍不得折腾他的少年。只是把人揽在怀里,低头在少年的脖子上嗅了嗅,闻着少年身上清淡的香味,以此来缓解他对少年的渴望。

看到少年在他的怀里,赵向毅的心里是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第二日的早朝上,李问拿出了一份关于上商业税的改革方案,提出了商税的改革问题。

大成的税有正税和杂税之分,所谓正税,就是农业税,也就是田赋;至于杂税,则是厘金税,其实就是商业税。厘金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为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

各省征收厘金的制度大体上有两种,一是官征,一是人包缴,前者为各省通行的办法,后者今为出产较繁的省份采用。官府征收制度是由各省的官府设立局卡,按省所定税率征收。包缴制度,既由同业商人或非同业人承总认定或承包诸业捐额,经理其事,负责缴纳,前者称为“认捐”,后者称为“包捐”。

朝廷的各种税收五花八门,商业税更是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遇到地方官员黑暗的,这征收的厘金是远远高于原本所需缴纳的税务金额。

这厘金到底是怎么收的,其实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商队收购了一批货物,这边刚装上车子,就由收厘金的官员来了,这叫“起厘”;等你交了起厘钱,运走货物出发,刚走没多久,就遇到一道关卡,想要进城,可以,先交厘金;后面遇到关卡,继续交钱……所以按照这么算来,这一路上都不知道交了多少回的钱了。然后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货物一落地,又有官府的官员来征收落“落地厘”

所以经过重重关卡,商人运货物一趟出门,交的税可能会远比他这一批货物本

身的钱还要高。但是你想要做生意,这钱就必须要给。不给?那这生意也别想做了,和官府斗上,到最后可能还落得一个钱财两无的下场。

自古民不与官斗,所有与官斗的,没几个能有好下场,商人对上官吏,往往都宁愿花钱消灾,不愿意惹上麻烦事。

地方上的官府各地为政,官府征收厘金的名目之多,税賦之沉重,是极大的打击了商人的积极性,以及阻碍了整一个大成商人的发展,这也是为何李问要提出商业税改革的原因。

后世天朝的税收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税收都有,但是后世关于税收有合法的律法和规定,基本上没有人敢胡乱收取费用。而后世的工商业税是由工商营业税、工商所得税、摊贩业税和临时商业税组成。工商业税和工商所得税是对固定工商业户征收;摊贩业税是对从事固定经营或流动经营的摊店小贩征收的;临时商业税就是对经营行为不固定的行商征收的。

后世的税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进行调整。

李问是借用了后世商业税的一些做法,根据大成的具体情况而作出合适的变动,能更为适合大成如今的情况。

在提出了废除一部分税收的同时,李问提出统一各地的税收,但是同时也提高税收的比重。基于这个新方案在此之前从未实施过,不知道可行性如何,所以他提出了先在京城这里先执行一年“……臣建议此法先在京城执行一年,若是这个方法行的通,届时咱们再往全国各省推行。”

“……若有什么不足之处,还可做相应的调整与变动0”

若是统一商业税的收取,必定会影响到许多官员的利益,所以他这边一提出商业税改革的具体章程,那边就有官员跳出来反对他了。

对此,李问早就做好了准备。

“那么请问几位大人,你们觉得我说的这个方案不好。那就是说徐大人、王大人,你们有比我提出更好的方法了?还请几位大人一说。”李问一副“你们说,我好好听着”的表情,把一些官员的反对之词堵在了嘴里。

这每日的早朝就是打嘴仗,谁能打羸了看谁的本事。

他提出商业税改革的事情,自然是有人反对的,李问也不怕,他是有备而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坚持这么做,我有我的理由,那么你们反对的,那么请你们拿出正当的理由来。

——这些杂七杂八的税收,是谁让收的?是皇上让收的?

——既然不是皇上让收的,那是谁让收的?

——什么,没有人让收?那为什么收这个钱?

——还有收取来的这钱都去哪里了?……谁,谁知道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不是皇上让收的,为什么不能明令禁止收取这些费用?

你不让禁止,那你是居心何在?

看着这些心虚不敢说话的官员,李问在心里呵了一声,打着皇上的名声去收钱,钱还不是给到皇上的手上来,你们这些人就真的以为天高皇帝远,皇上管不着了是不是?有本事你们在皇上的面前把这些事情都说清楚、讲明白了!

既然连讲都不敢讲,那就别出声,站着不说话v没人把你们当哑巴!

以前上朝李问都是站在后面看戏,还真没想到他有一天他要站在前面来和一群官员唇枪舌战,还一口气都不带停的,好在小爷年轻、肺活量还可以!

对面几个一脸猪肝色的老家伙,也不知道是被他气的,还是被自己说话的气呛到了。

一旁的武将们:李六元威武!……

如今成立了商业部,这些关于商业上的事情就应该由商业部统一与管理,这些跳出来反对的官员还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就这一点,李问就在心里呵呵了。

关于商业税制改革的事情,在此之前李问就已经与皇帝详细的商谈过。

各地征收的各种税收,最后并不是上交到户部这里来,基本上都是入了各地官员们的口袋里面。但是在统一了商业税收之后,各地收取上来的税有具体的管理和账目,最后必然是要上交到朝廷上面来,对于能为朝廷谋取利益的事,昭宗皇帝自然是支持的。

当初之所以把目标放到商业上来,原因自然是因为大成并不重视商业。李问知道只要他不是动的是农业税,这些人就算是反对也不会反对的太强烈,只有平时看

不惯他的一小部分官员跳出来反对,并不像是他提出土地改革那一次,大半的官员都跳出来反对他,为此还不惜买了杀手来刺杀他。

只要不是触及到这些人的根本利益,不见得所有的人都会反对他的这个提案了,他只要得到皇上这里的点头,李问猜想他所提的方案基本上都能通过。

见反对的官员拿不出更好的章程来,昭宗皇帝批准李六元的提案,“此事,就按李六元说的去办。”

“是,臣遵旨!”李问应道。

皇帝挥手,今日的早朝就上到这里了,昭宗帝在百官的恭送声中带着人离去了

第一百七七章,开头

“大人,工部那边派了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