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他们老李家祖辈往上都是农民,他从前也是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一家人都还吃不饱肚子,李山谷从没想过他们家能出一个读书人,出一个状元。这些年接到儿子送回来的一个个好消息,看着儿子从秀才考中了状元,儿子读书的这一路的辛苦,李山谷这个阿爹比别的人都懂儿子

要是大儿子能亲自辅导和教育小儿子,不求他们家能再出一个状元,起码再出一个进士的可能性是很大。

“是,你说的也对。”孙怡点了点头,只是她的心中舍不得小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

京城太远了,一想到大儿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日后好几年才能回来一趟,孙怡的心里就是舍不得。若是小儿子也被一并带走,日后她想见孩子一面都难。但是她知道要是为了小儿子好,应该让大儿子把小儿子带到京城去。

“阿娘,你别现在就开始一脸愁眉苦脸的。小鹏日后到京城去读书也不是不能回来家里了,他只是去读书,每年还有假期,虽说时间紧一点,还是能每年回来一趟家中的。”看到他阿娘苦着一张脸,李问就有点哭笑不得,他说道。

“是。”孙怡点头,儿子说的也是,大儿子到外面去的读书,基本上每年都会回来一趟,只是回来家中的时间也不会太久,就会走了。等小儿子去了京城,大概是与大儿子从前一样。

“小鹏,你想跟哥哥到京城去吗?”当然这个事还要问当事人的意见,李问对坐在他身边的小子说道,“你跟着哥哥到京城去,以后就能和哥哥在一起了,要不然哥哥这一去京城,你要好长时间都见不到哥哥了的哦。”

“哥哥,我不要见不到你。”一听到好长时间见不到哥哥,李浩鹏就瘡嘴,一脸想哭又不敢哭的样子。

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怎么的就对他这个哥哥这么的軎欢和依赖,明明他们从小其实没有相处过太长的时间。他弟出生的那一年,他就去了南阳读书,大概家中爹娘会经常与儿子提起他这个哥哥,大概就是这样,他这个弟弟就一直记得他这个哥哥,以后不管他多久回来一次,这孩子都记得他。

“是啊,阿娘,阿爹,你们回头好好考虑考虑这个事吧。要是你们愿意的话,等我走的时候,我就把小鹏一起带到京城去。”李问让他阿爹和阿娘好好的商量和考虑,他爹娘这里,主要是他阿娘舍不得他弟。

这个事主要还是要问过他爹娘的意思,毕竟他只是做儿子的,李问是想把他弟带到京城去,肯定是要把人留在家中来的好。他弟不像是他开了卦,而且那孩子说聪明不算是特别聪明,要是身边没有一个人带着他走,只是靠自己很难在读书上有太大的成就。

“嗯,好,我与你阿爹好好的商量商量。”孙怡点了点头,说道0

夏至一过,夏天就到了,天气一天天的热了,到了傍晚太阳落山,温度才慢慢的降低。

夜里的风吹来,带着夏日的凉爽和舒适,他们在小院的庭院的桌子上摆了一碟花生和一壶小酒,李问与赵向毅喝了一杯酒,这一次他学聪明了,不敢再贪杯,免得把自己灌醉了。

赵向毅开了他们抱回来的那一坛子酒,与李六元小喝一杯。

回到屋里关起房门,孙怡问起了夫郎让大儿把小儿一起带去京城的事,“孩子阿爹,这个事你怎么看?”

“我知道你舍不得,但是我相信你也知道,让三宝带小宝一起去京城,比让小宝跟在咱们身边要来的好。”李山谷知道妻子舍不得两个孩子,大儿子小小年纪就被送去了南阳读书,小儿子这一次是要去京城,那是比南阳府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们的心中早已经有了定论,只是一想到要把小儿子送去京城,妇人的心中到底是有些不舍。

夜里,他们屋里的说话声到很晚才停了下来……

在后院的李问与赵向毅喝酒喝到了很晚,桌子上的一壶酒都没喝完,两个坐在那里吹了许久的夜风。连着打了几个哈欠,李问知道自己困了,他起了身,说道,“好困,我回去睡了。赵大哥你也早些睡吧,咱们明天再喝。”

“嗯。”赵向毅点了点头,看着少年边打着哈欠边走了。

坐在那里的男人端起手边的酒杯,一口一口,慢慢的品尝着杯里的好酒。

dijiuzww,贈会员,领福利:)

第一百零四章,三连弩

五月一过,六月就来了。

赵向毅他们一行人送他回到家之后,一群人就在他家中住下了,等到时候回去,他们再一同返回京城。李家村这里靠近大山,这群大兵们闲来无事就天天都跑到山上去打猎,打回来的猎物给家里加餐,足够他们吃的了。

家里都不用去买肉,吃不完的肉加工晒成肉干,还能放着以后吃。

等到后面忙完之后,李问才有时间跟着赵向毅和谢云飞他们一起上山去打猎,“我也和你们一起去,最近回来的事多,我都还没有空和你们一块上过山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