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李问,出了一身虚汗,应付过去就好。

一场琼林宴过去,他们从宫中出来,不少人都还在津津乐道游街和琼林宴上的事情。

李问和陆知书坐上马车先一步走了,一上到在马车上他就睡着了,车子回到家中还是被人摇醒的,“少爷,醒醒,咱们到家了。”李童摇醒了他们家少爷。

“哥,你不吃饭吗?”李瑾婉问道。

“不吃了,等我睡醒了再”回去连饭他都没有吃,爬回床上,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这么一天下来,实在是太累人了……

□作者闲话:感谢00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dijiuzww,赠会员,领福利:)

第七十六章,殿试之后

状元游街和琼林宴上,李六元是出尽了风头,如今李问这个名字在京城这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同时备受众人关注的还有榜眼章素回,和探花陆知书。

到了第二日,京城中的百姓们都在谈论前一天游街的事情。

三年一次科考,三年就有一次状元游街,只是今年的状元比往年的状元长的都要年轻,重点是状元这个年纪还未娶妻。一甲三名里面,除了榜眼已经娶亲了的,状元和探花郎都还未娶亲,要是他们谁家能把闺女嫁给这两个青年才俊,可就是赚到了。

新科进士一出炉,京城中就不少的人家家中就准备办喜事了。

抓不到状元郎的,能抓到一个新科进士也不错,先把这堂拜了。

城里的媒婆都纷纷的在打听状元和探花郎住在何处,她们受人之托,好上门去说亲。

至此,殿试已经完全结束了。

在殿试结束之后,没考上进士的考生早已经收拾包椒回家去了,也有少数一部分书生在京城里租一个小房子,打算在京城这里再苦读三年,参加三年后的会试。科考三年一次,三年又三年,不知多少人从青丝熬到了白头,就是为了在科举的路上更进一步,能考上进士入朝当官,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那么好运,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止步于眼前所站的位置而已。

考中进士之后,他们这些新科进士们等于是有半个官身了,是可以入朝为官的。尽管殿试已经结束了,但是对他们这些新科进士们来说,他们的仕途才刚刚开始,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甚至是还未起步。

按照往年的惯例,一甲前三名都是入翰林当差,能够留在京城任职。但是其他的进士们的官途就远没有这么顺利了,在殿试结束之后,这个时候很大的一部分人都是还未安排到差事的,因而这些新科进士们要留在京城等候吏部的安排,所以并非是一考中进士就能当官了,当官远远没有这些读书人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殿试结束之后,其他进士则会再进行一次朝考,主要是为了选拔庶吉j若是有意愿者可以报名参加。朝考中选拔出优秀的进士为庶吉j入庶常馆学习,等到三年期满时再进行一次考试,再是分配工作。

能进入庶常馆成为庶吉士的,有点耐心的人,能够再熬个三年,起码这中间的三年是留在京城的,以后不管是留在京城还是调往地方,都能够有好一些的安排。

但是二甲排名比较靠后,和名次排在三甲的这部分人,他们留在京城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了,大多是安棑到地方上去。家中有钱的人还能花点钱去找找关系,没准能安排到一个好地方去任职,若不然被吏部的人随手一塞,还不知道被安排到什么山旮旯的地方去。

所以到殿试结束之后,留在京城的新科进士们是在到处找关系,就希望着自己能去到一个好地方任职,到地方去熬个十年八年,若是在任上做的好的话,没准日后还有机会调回到京城来当个京官,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没有。

要是被塞到一个山旮旯的地方去,离的京城远,就算是干的好皇上也看不见,一辈子可能就是留在小地方当一个小官了。

当然,别人的这些事情都与李问无关。

这一天,一大早李问就和陆知书一起到礼部去登记,申请回乡探亲的事。礼部管朝中的官员考勤和请假的相关事宜,日后他们若是有个什么事要请假的,都要到礼部这里来请,等到礼部批准了之后才能不去当差,若不然无故离职,朝廷是要追究责任的。

刚入官场,他们还是要按照规矩来办事。

殿试结束之后,到去翰林院上任之前的这段时间里面,他们有十五天的探亲假,可以回乡探亲,来回的路途中所花费的时日是不算在这里面。若不然他下一次回乡探亲是要到三年后才能回去一趟了,所以古代当官是非常不容易,想回一趟家探望父母长辈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