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陶陶眸光微动,状似关切道:“那里头可有诞下了皇子公主的?即便他们是出不去了,但生下的龙嗣终归不能在闲月宫里头。与他们打好了关系,指不定能在小主子眼前替我美言几句。”

“你这心思可真是巧!没去当宠的娘娘那头当差,可惜了!”其中一个小宦官一拍大腿,细细地想了一阵子,说道:“生皇子的倒是没有,诞下了公主的倒是有一位,叫什么来着——”

另一个小宦官略想一想,脱口道:“我记得,是从前的惠妃娘娘。”

第54章 惠妃

“惠妃娘娘?”沈陶陶一愣。

当今圣上年岁已高,宫中的妃嫔亦是不少,秀女也像时令的花儿一般,一茬一茬地往宫里头的送,但这真正能够达到妃位的,却也是凤毛麟角。

她倒是不曾想到,这安乐母妃曾经的身份这样的高。

沈陶陶略想了一想,还是状似无意地说出了心中的疑问:“这样高的位份,怎么沦落到闲月宫里头来了?”

其中一个小宦官张了张口,却被另一个不动声色地用靴尖踢了一踢,顿时也闭上嘴,不说话了。

沈陶陶笑了一笑,又自荷包里拿出一些银子来。

两个小宦官看得目光有些发直,似乎很是挣扎了一阵子,但最终还是艰难地摆了摆手。

沈陶陶有些讶异,索性自里头拿出两张面额小些的银票来,在他们眼前轻轻晃了一晃,柔声笑道:“我也只是为了谋个前程去路,不是为了来搭上性命的。这宫里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我还是晓得的。两位公公与我说了,我也就当听了个传言,不当真,也不会记着是谁与我说的。”

她怕两人不信,便先将银票分别递给了他们,见他们忍不住伸手接了,但仍旧面露迟疑之色,这才轻轻地补上了一句:“况且,我连你两的名字都不知道。就算他日出了事,也供不出你们来不是?”

两人手里抓着银票不舍得放,好半晌,才有一个咬牙道:“成,那我就与你说说!你就当听了个故事,别往外头说,也别往心里去!”

沈陶陶见他松口了,忙点头道:“那是自然。”

那小宦官点点头,凑过来了一些,小声与她说道:“这惠妃娘娘的事啊,都能写一本话本子了,曲折得很。”

另一个也凑了上来:“你可能不晓得,这惠妃娘娘,当初不是选秀女入的宫,而是考上了尚籍司的女官。有一日里,皇上突发奇想,在御书库里找了本杂书看,看里头有一道批注字迹特别娟秀,见解又独特,便令人将写这批注的女官给传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