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7页

现在呢?

现在是另外的一个时空,而且时间已经是2003年了。

《红高粱》的确是一部好电影,尤其是它的艺术色彩,非常浓厚,但带着这部电影来到柏林的李谦,并不认为这部电影会在柏林“火”起来!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电影虽然开局就不错,但接下来,却居然越来越好!

首映当天,这部电影的口碑因为歌迷们对李谦的关注,使得它的口碑很快就在网络上发酵起来,从而很快就引得那些看到了帖子的柏林地区的歌迷跑来买票。

而等到第二天,一方面这部电影的口碑仍在网络上持续地发酵中,另外一方面,很多看过了电影的影评人的文章被连夜赶了出来,发表在了各家报纸或网络平台上——于是,一时之间,《红高粱》放映厅的外面,竟是罕见地排起了足足一百多接近两百人的长队!

一般都得是好莱坞的顶级大明星,或者是那种真正的享誉整个欧洲的大师级的导演的参展作品,才会在电影节上获得这个程度的热捧。

所以一时之间,只带了一个拷贝过来的《红高粱》剧组,有些猝不及防。

而这个时候,约翰·戴斯也带回了他的公关消息:据说,本届电影节的不少评委,都对《红高粱》这部来自中国的电影表示异常喜爱!

尤为令人称赞的,一是导演那独特的色彩美学镜头,“简直令人沉迷”,二是李谦作为一名以帅气的外形和迷人的歌喉在欧洲走红的乐队主唱,在电影中奉献出了“认真而坦诚的演出”!

当然,约翰·戴斯并不认为《红高粱》会拿到什么惊人的大奖,但据他说,至少应该是不会空手而回了,而且随着这部电影在网络上的口碑开始发酵,现在已经有很多欧洲各国的片商开始关注到这部电影,即便是只能拿一些小奖项,这部电影在欧洲应该也是可以卖的出去了。

当然,这个时候李谦所不知道的是,在柏林的一家旅馆里,《东方周报》的首席记者林南笙正在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写下了他对李谦的印象与评价——

“他其实是一个羞涩的人,善于创作和艺术表达的另外一面,是不太喜欢说话,是笑的时候会有些害羞……他很坦诚,跟他聊天,你会发现他的话并不多,而且几乎每一句话都是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开口,但都非常的坦率……”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晚上八点多。

顺天府,天艺影视文化公司。

陆平处理完了新电影的宣传策划案,自己回头看了几遍,感觉比较满意,这才关了电脑起身,准备回家。

但是还没等他离开办公室,门就被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