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折寓兰闻言一息没敢耽搁,麻溜拉起梁士子送人打道回府了,生怕晚一刻出人命。

同时他也确准了,王爷今天心里是真有不痛快。

等转回头,年轻的秘书郎不由苦丧着脸:“爷,文无第一,毕竟是洛北挂上号的人才,您这……”

他不怕太子得谢璞佐弼,谢幼玉名动洛北,他折不弱也不是吃素的。只是近些年,他一直发愁王爷这个贬杰拒才的脾性,前前后后多少投书自荐的饱学俊才,都因贴了摄政王的冷脸,失望之下转而投太子的智计频出、做檄文的含沙射影,七七八八都树成了对敌。

若在从前,折寓兰还会以为九爷没有反心,退让东宫一步,可如今明明已针锋相对,不为自身谋去路,难不成真要让九鼎于那偏安江左的临安王?

“爷,谢璞已向东宫献策重立太学。”折寓兰压低声音,“古语说得人才者得天下,一旦太子促成科考重开,天下学士皆成太子门生,彼时议之晚矣啊。”

正想让玩乐当行的折寓兰推荐几家江南酒楼的容裔闻言,淡淡抚去落在肩上的一片桃叶,“重立国子监?”

·

“重立国子监。”

自江南远道而来的禅杉恭坐聿国公对面,以茶水代毫墨,在梨木几上不轻不重划出一道线。

“若谢璞真说动太子殿下开科,近水楼台,入仕者必然大半从无涯书院中择取。而姑苏左近临安,小可出门前,临安王已有纳稷中学宫入彀的试探之举,如此坐视下去,非但南北衣冠将割裂对立,中原文脉不得幸免,恐怕连中原之南北都……”

华年一抬眼皮,这位稷中学宫的二掌门及时煞住尾音,习惯性摸摸鼓凸出布料的肚皮,神色不改呷一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