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天骄航空的新项目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4182 字 5个月前

把军用飞机的技术直接移植到民航客机上来,是要吃亏的,因为双方的需求不同,军用飞机以性能为首,而民航客机以成本为首先要考虑的内容。

d-18t的油耗高,涵道比还只有56,根本就不适合现代化的民航客机,要知道,先进的民航客机发动机是用核心机和外涵道组成的,涵道比足足达到10,这样才够省油。

就拿后世的发动机来说,长江1000推力12吨级,满足c919的使用,长江2000推力35吨,满足c929的使用,这些发动机都是全新研发的,没有直接用运二十的涡扇二十发动机,反倒长江1000还在运二十上进行过测试。

现在,秦涛当然不会认可把d-18t用在客机上的说法。

“那我们全新研发呢?”扎莫塔耶娃问道:“秦总,我们天骄航空有足够的实力来研发一款全新的民航客机发动机,继续丰富我们的生产线,军机的数量还是太少了,东方的经济在蓬勃地发展之中,不能永远都是外购客机,肯定也要自己研发,到时候,我们天骄航空就可以提供发动机了。”

扎莫塔耶娃目光中充满期待。

“研发?我们有这个实力吗?”秦涛问道。

“当然有,我们公司汇聚了大量的发动机专家,他们现在只负责监督生产,有些浪费,完全可以集中起来搞研发,我们发现,东方在航空发动机的材料上进步也很快,我们可以利用东方最先进的材料来制造航空发动机,完全可以和罗罗公司以及通用电气公司竞争。”

秦涛点头:“好。”

秦总居然答应了?

扎莫塔耶娃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秦总,我们天骄航空存在的意义,不就是给集团赚钱吗?也给我们马达西奇公司赚钱,您居然能同意我们投入资金搞研发?”

搞研发可不是说着玩的,当初罗罗公司研制先进的三转子发动机,差点就给玩倒闭了。他们天骄航空虽然赚钱,但是真要投入进去,恐怕也有这个风险。

“当然,想要发展壮大,就不能吃老本,总得有研发才行。”

秦涛当然要支持了,如果天骄航空真的被研发项目给拖累了,需要注入更多资金的话,马达西奇公司是没钱的,只能明州集团出,这样明州集团占据的股份就会更多了。如果要是没拖垮,搞出来了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也可以给国产大客机储存动力,怎么看都是有好处的。

“秦总,您既然同意了,那我们就接着说一说,接下来要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的参数。”扎莫塔耶娃说道:“我们究竟造多大的发动机,装配什么样的飞机,用什么技术路线。”

秦涛摆摆手:“这个我不懂。”

“秦总,这可不行,您可不是不懂,您在航空领域里也是很有天赋的。”扎莫塔耶娃说道:“而且,天骄航空也有您的股份,您既然来了,总得拿一些意见出来。”

说完之后,扎莫塔耶娃想了想,继续说道:“我给您介绍一下国际上主流的航空发动机,比如英国的罗罗公司,他们主力生产的遄达系列发动机都是三转子结构,其中核心机的大小不同,不过一般来说,小的核心机都是大核心机缩比过来的,比如说瑞达900的压气机,就是将瑞达800的压气机缩小到09组成的,对我们来说,只需要研制一款先进的三转子核心机,应该就能通过扩大和缩小的方式,以及通过改变风扇叶片大小的方式来调整得到不同的推力。”

对航空发动机来说,首先要攻克的就是核心机的难关,在核心机的基础上安装不同的外涵道,就能得到不同的推力,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或者缩小,那就得改变核心机的大小,这个居然可以通过缩比过来,流体力学特性也会跟着缩比吗?

秦涛可不清楚这些,不过他知道,对于客机用的发动机来说,三转子发动机应该是更合适的。

最初的发动机都是单转子的,也就是说只有一根轴,到了二代发动机之后,就开始用内外嵌套的两根轴来提升增加比,同时可以解决高低压区转速不同步的问题。

但是如果想要继续增加增压比,只有双转子还是不好协调,于是就出现了三转子,分成高中低压三个区域,各自都工作在自己的最佳转速区间,这样虽然好,但是同时也意味着结构复杂。

英国人在六十年代就开始考虑研究三轴发动机的方案,在这个领域里,罗罗公司还是相当强的,经过一系列失败的型号,比如说rb203,积攒出来了足够的经验,英国人捣鼓出来了rb211这种经典的三转子发动机,它采用了高涵道比、高增压比与高涡轮前燃气温度的设计方案,简称三高。

72年的时候,这种发动机投入使用,到八十年代已经占据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到了93年就增加到了百分之二十六,足以说明三转子的优秀,同时,它的推力宽泛,从170千牛到424千牛,足以满足各种客机的需要。(这个数据百度来的,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罗罗公司再接再厉,搞出来了性能更加先进的瑞达,从瑞达500到瑞达1000,不同推力,不同大小,应有尽有。

“这个瑞达900还采用了独特的高压和中压转子反转的设计方案,噪音更低,油耗也很不错。”扎莫塔耶娃介绍:“我们接着来说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