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晋江正版阅读

他俩一问一答,君臣关系明显。

议论的政事也非常严肃。

孟欢竖起耳朵听,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蔺泊舟对外人和对自己完全是两张脸、两幅面孔,对自己又会撩又会哄,是一个宠的要死的完美夫君,但对外人戒备心重,端庄优雅但也冷漠疏远,戴着厚重的面具,判若两人,孟欢虽然会感到陌生,但不会去坏他的事。

宣和帝小心翼翼地看蔺泊舟的脸色,尝试着提出了一个建议:“听说建州朱里真族首领的儿子在狱中?”

蔺泊舟:“回陛下的话,在。”

宣和帝思索着说:“那不然把他还给朱里真族作为停战的交换?这样就不会打仗了,百姓的命也保住了,两全其美。”

蔺泊舟垂着的眼睫阖拢,再睁开,手指微微攥紧。

空气中安静了一会儿。

宣和帝猛地拍了拍脑袋,惊醒:“哦,不对,那个家伙可是绑了皇兄的妻子,如此国仇家恨,怎么能完好地放他回去?”

蔺泊舟只是问:“这是谁给陛下提的建议?”

宣和帝从他语气中意识到问题有点儿严重,忙说:“朕自己想的。”他立刻理解道,“朕理解皇兄的不同意,皇嫂被他绑架,这谁能忍啊?这个建议当朕没有提过吧!”

他其实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只不过需要考虑蔺泊舟的心情,因此不能使用。

蔺泊舟缓缓地,沉着声道:“陛下,即使王妃并未被绑架,安垂也不能放回去。”

“为什么?”宣和帝不解。

蔺泊舟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变冷,一字一顿:“如果对方威胁要入侵,我们便答应他的条件,那他岂不是天天都来围城威胁,我们又还有什么条件可答应?这是软弱和妥协的表现。对于敌人的入侵,我们必须奋起,勇敢迎敌,哪怕需要付出极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让他们承受我们的痛苦,让他们比我们还恐惧死亡,只有把他们打怕了,望风而逃,才能保证和平跟安宁。”

宣和帝声音有点儿犹豫:“是吗……”

“难道陛下真的相信,我们放回安垂他们会停战?”蔺泊舟说,“把期待放在别人身上,就要做好失望的准备。战争残酷,但是有必要。他们胆敢挑起事端,就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感到恐惧。他们杀战俘,我们也杀战俘,他们屠城,我们也屠城,我们杀得比他们多,让他们血流得更重,他们才会知道痛,才会感到害怕,陛下,明白了吗?妥协,只会换来对方得寸进尺。”

宣和帝总算明白了,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宣和帝充满钦佩地看他:“皇兄果真聪慧。”

但是……他也知道蔺泊舟博学强知,善于辩论,谁又知道这会不会是他想报私仇,找的借口呢?

蔺泊舟脸色,一点儿都没好看起来。

他坐着,掌心微微收紧。

他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宣和帝读了这么多年书,受了这么多年教育,可总是做出误国的决定。

如果,有一天自己离开了他的身旁,大宗会变成什么样子,他怎么斗得过居心叵测的群臣?

宣和帝再问起:“那皇兄认为这场仗要怎么打?”

蔺泊舟说:“现在快到秋天,田地里的庄稼都收割了,粮草充足,足以支撑一个冬季的战争,不过到了明年春季对方大概率会断粮,所以,他们一定会选择猛攻而不是长久作战。大宗只要严防死守,补给充足,渡过这个冬季。按照保险的打法,抵御住他们的进攻,等到他们断粮往回撤时开始进攻,便可出军,将他们驱赶击溃。”

宣和帝点了点头:“有道理。”

“只不过现在担心的是辽东都司的兵马过于虚败,如果守不住让对方入了关,关内百姓粮草充沛,被他们劫掠后势力会增强,变数就多了。”

宣和帝叹气:“唉,山海关,军事重镇,重兵把守,不至于守不住吧?”

蔺泊舟摇头:“未必。”

他顿了顿,道:“如果辽东都司被攻陷,战况就危险了,恳请陛下斩毛诚昌以平军心,让微臣前去守卫国门。”

听到这句话,孟欢侧头看了他一眼。

不出所料。

战争过于严重,按照蔺泊舟操心的性格,放心不下其他人,肯定会主动请缨,前去守卫国门。

宣和帝顿时慌了:“皇兄去打仗,朕怎么办?”

“陛下年十四,该学着自己处理政事。”蔺泊舟说。

“不行,朕没有皇兄活不下去!”宣和帝眼眶一弯,自然地喊了出来。

蔺泊舟面无表情,沉默不语。

不说蔺泊舟什么心情。

孟欢只感觉胸口气得要爆炸了。

就这,到底谁pua谁?这不是妥妥把蔺泊舟当工具人,自己天天下棋当甩手掌柜吗?

孟欢咬牙,半晌,轻声说:“陛下为什么没有王爷活不下去啊?”

宣和帝转头:“群臣会欺骗朕,会说假话,如果皇兄不在,朕肯定被他们耍的团团乱转。”

“这样?”孟欢面露不解,“那陛下为什么不试着自己去辨明真伪,而是总想着王爷替陛下来辨?”

他语气轻,没有太多指责的意思,不至于让宣和帝不爽。

宣和帝一副你懂什么:“那要读书,理政,很难的,朕正在学习。”

“要是多花些时间学,”孟欢说,“陛下应该很快就能学会了。”

只不过宣和帝满脑子都是玩乐,对于政事根本没上心过。想想,治理国家大事的人都是些什么头脑,他这种半吊子,能玩得过别人吗?

“朕知道,朕在学,”宣和帝挥了挥手,“还有,虽然皇兄和你成婚了,但皇兄不是你一个人的,而是我大宗的臣子。皇嫂的占有欲不要太强。”

孟欢撇了一下唇,真觉得索然无味。

宣和帝和蔺泊舟继续议崔阁老的事。

孟欢在一旁坐着,觉得心情非常不好。

蔺泊舟看了出来,跟宣和帝议完事,本来还要一起用膳,见见太妃,也推辞了:“王妃这几日身子还未调养好,恐怕又不舒服了,陛下,臣请让王妃回府,身子养好了再来。”

宣和帝也没有太挽留:“好。”

他发现孟欢除了长得好看,不会下棋,没有很大的兴趣。

离开了午门,坐进马车,孟欢撑着下颌看窗外,蔺泊舟坐进来后,他立刻牵住了蔺泊舟袖子底下的手。

沉郁的檀香气弥漫开,蔺泊舟侧头,还未说话,孟欢就一脸委屈地撑着他的肩膀,往他腿上跨,变成了一个坐在他怀里的姿势。

孟欢搂着他颈,闷闷的,白净的耳颈被指腹轻轻抚摸。

“欢欢生气了?”蔺泊舟声音温和下来。

孟欢咬他耳垂,咬了几个湿湿的牙印,才俯在他耳畔很轻地问:“……夫君,那你是不是我的?”

他问的小声,耳朵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