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里面传来一阵阵打铁的声音,一个个光着膀子的铁匠正在抡着锤子打造手中的 铁块。他们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到这些工匠们,这里面的工匠们依然是在忙着手上的 事情。

百炼成钢,要打造一件好的武器,除了锻锤的方式,经过千锤百炼把精铁中的 杂质消除。还有一个就是火的温度,高温之下才能打造出锋利的武器,这还多亏了 他们找到了煤炭,煤炭烧出来的温度要比普通的柴火烧出来的温度要高,是锻造锋 利的刀剑必须的条件之一。

还有一个就是鼓风机的使用,这个时候还没有电力,所以鼓风机只能靠人力拉 动,这就是这个时代没有电力的不便。

李问只是提出了思路,这些武器的实现还是要靠这些匠人们。不过发电靠的是 什么?后世发电最主要的就是火力发电,还有风能、水能,后来核能发电越来越受 到重视,只不过核能发电万一出事故,危险也是非常大的。

不过现在不说核能发电,连火力发电他都没搞懂是怎么回事。

上一世学的那点物理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他现在脑子里对电力的这一块完全 是空白,想要制作发电机来发电是谈何容易的事。

赵向毅把弓弩的图纸拿了出来,让这里的工匠造出一批弓弩出来,弓弩比普通 的弓箭的造价要高,但是这个东西基本上不挑人,新兵都能直接上手使用。还有就 是弓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上箭快,中间几乎没什么停顿的时间,要是能把这个东 西用到军营里面去,对作战是有极大的好处。

台子上摆着一排的弓弩,李问伸手过去拿起了一把。

“这就是造出来的弓弩?”弓弩的图纸还是出自他的手,李问对这个东西自然 是不陌生。手上拉动了一下,他就拿起了一支短箭装了进去,对准了无人的墙壁射 了进去。

倏的一声,箭头扎进了墙壁里面。

“果然是专业的师傅制造出来的就是不一样。”比他之前请铁匠打的小弩要好 用多了。

“这把是三连弩?”

‘‘嗯 〇 ”

李问想到后世的狙击枪,这要是能在这上面装一个瞄准镜,这玩意完全就可以 当阻击枪用了。只是这又关系到玻璃的制作问题了,这个时代不是没有镜子,只是 一般都是铜镜,照人是比较模糊的,还没有生产出玻璃镜子,玻璃镜子好像还是在 后世从西方传入中原的,所以现在可能还没有这个东西。

玻璃镜子用的是什么制造出来的?

一想到一个东西,就涉及到另外一个东西的产生和制作,李问想的脑子都发晕 。他记得镜子的制作是并不是很难,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材料就是硝酸银,硝酸银就 是一种无色晶体,这种东西在后世的使用是非常的广泛,但是在这个连化工是什么 东西都不知道的时代里面,完全是一片无人涉及的空白领域。

在这里面转了一圈,李问和负责的师傅交流了几句,实际上是提供了几个方法 让这些工匠们去琢磨,看哪一种方法更为好的,能够打造出更为坚固而锋利的刀剑 出来。

这些工匠们的手艺大多是世世代代的传承下来的,只是脑子太死板,在锐意改 新方面有所欠缺。他们需要的是一批具有专业性的高技术的科技型人才,但是他们 现在在这方面的人才实在是一个都还没有,就连这座兵工厂都是初建立起来,就更 别提什么专业的人才了。

这些匠人也不是没有可用性,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工匠大多是官府下面 所养,世代相袭,受官府的压榨,长此以往的话,那么这些工匠们的就失去了积极 性,只是日复一日麻木的工作,没有任何的革新以及技术上的改进。

想要调动这些工匠们的积极性,就必须提出一套奖励性的制度,因而李问提到 ,“我建议吧,要是日后哪个师傅能提出在武器上有建议性的改良,或是制造出更 好的武器,咱们要酌情给以奖励。”他大概的把这个奖励的制度与赵向毅说了一下

“嗯,我看行。”赵向毅对此表示出赞同,转身与跟着的管事吩咐了一句,大 意是按照刚才李大人说的去办。

“是,将军。”管事知道跟着他们将军的这一位正是朝中赫赫有名的李六元李 大人,因而对这一位李大人的态度也是极为的恭敬。

这大热的天,里面的温度是非常高,他们进去里面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并没有 待太长的时间,他就一身的汗了,更别提里面的那些工匠们一直待在里面是有多辛 苦了。

“我想到了一个东西,要是这个东西能生产出来的话,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何止是一本万利,要是这个镜子能制作出来的话,简直就是一个暴力的行业。李问 想后世西方用这么一小块镜子就能从中原换取一块金子了,这个时代镜子的价格是 可以和金子相比!

嗯?见赵向毅一脸不解的看着他。

好吧,他现在是有点高兴过头了,李问扶额,他把镜子的事情和赵向毅说了, 还有就是瞄准镜的好处,这就涉及到了凹镜和凸镜的焦距和成像问题,等他说完之 后,他发现这人的表情更懵了。

“……”李问。

“我的意思就是在这弓弩的上面装一面镜子,咱们埋伏在高点,就可以瞄准远

方的敌人,给敌人致命一击,可以明白吗?”

“我不需要这个东西,只要我手中有箭,我就可以射准在远处的敌人。”赵小 将军就是这么自信。

李问,“……”

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