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当然,李问把他的建议告诉他们,也尊重他们本人的决定,“不过这个事情也 不急,你们可以好好想一想……左右也不是一年的时间罢了。”反正只要他在,这 里面的事情他还是能说得上话,这里什么时候都有他们的位置。

如今工商部刚成立,李问不敢说以后如何,起码目前看来,只要工商部运作的 好,他们这些人就是日后的元老级人员,所以这个继不继续考下去,也没太大的必 要。不过谁都不能保证日后会如何,李问自己也不能保证,所以他不会给别人打这 个包票。

“这个事情,我和阿元回去商量一下吧。”这个事情左右也不急,沈子敬没有 立即做决定,他看向苏元,说道。

“也行。”李问说道。

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商业部的第一个例会就简单的讲完了,李问让苏元先 熟悉一下工作,整理一下他们工商部内部的一些文件,到时候要保存好,留底做备 案用,“我有事情要出去外面,子敬你和我一起去吧,那么阿元,这边就交给你了 ? ”

“好。”苏元对此没什么意见。

“如果有什么事,你能处理的你就处理……你要不能处理的话,你就派人去给 我送个信。“左右他都不过是在那几个地方,李问跟苏元交代了几句,就带着沈子 敬走了。

沈子敬一脸笑眯眯的,可见是对出去外面是高兴的。

苏元,“……’’

本本本

中午,李问亲自去请了曹振清曹老翰林出来喝茶,说明了他的来意,问曹老翰 林愿不愿意到他们这边来。他这张脸太嫩了,拿出去不好骗人,所以还是要找一个 人来充当门面,必要的时候拿出去能唬人,当然这后面的话,不能讲的这么直白, 要委婉一点。

而之所以找曹老翰林,一个是他们熟,第二个是李问觉得曹振清在翰林院待了 这么多年,是太浪费人才了。

“嘿嘿,咱们这是老熟人了,我也不拐弯抹角,免得回头你说我诓你,等我下 回去你家连门都不给我进去。”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李问说话也不拐弯抹角,问的 也直接。

“你这小子,有什么好事都想到我了啊。”

托李问这小子的福,曹振清拿了一笔不菲的润笔费,他在报社那里当顾问,每 月也有额外的一笔收入,所以就算是户部发不出他的月俸,他们家里也不至于会没 米下锅。

如今家中不缺银两,家里的两个孙子顿顿都能吃得上肉,从这一点来说,曹振 清是要感谢李问的,这小子是个脑子灵通的,也不知道他怎么的就想到了搞这么多

东西出来。

要换别人曹振清还不一定相信了,不过是这小子亲自来邀请他,曹振清其实是 有点心动,“原本我是想着有生之年会在翰林院里呆到老,还真没想过离开翰林院 那里了。今日你这小子跑来,开口就是问我愿不愿意离开翰林院,过去你那里去, 这事得让我好好的想一想。”

在朝廷当官,也得后面有人脉才有机会升值,坐到要职上去。像他这种背后没 有靠山,也没什么野心的人,反倒是更适合在翰林院那里,所以曹振清就想着一直 都待在翰林院里面当个翰林就好,也没什么别的心思。

这突然有个小子跑来问他要不要离开翰林院,到新建立的商业部去,这还真的 得让他好好想一想了。

“我对你搞的这些事情也不大清楚,要不,你这里给我说一说先? ”曹振清倒 不歧视商人,只是他对商业上的事情也不懂,怕是去了帮不上什么忙。

李问把商业部的事情简单的给曹翰林说一说,在明白了曹老翰林的顾虑之后, 他摸了摸鼻子,不敢说让老先生来给他当镇衙之宝。

他知道让一个人离开原本习惯的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是会让人的内心感到 不安,他换了一个方式,道,“要不这样吧,你要有空的时候,可以到我们那边去 转一转,看一看,先了解了解?”

也不一定就要着急着立刻到他那边去了。

反正要有什么需要唬人,帮得上忙的,他就拉老翰林来当苦力就是了,还不用 额外支付工资的那种。

“行行。”曹振清呵呵笑道。

第一百八十章 新法规施行

京都作为皇城,是整个大成的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中心,这里繁华而热闹。

各地的商人车马往京都聚集而来,每日入城的人员车马都排着队进去,大量的 人员进入进城,使得京城城内的人员越来越多。

街道两侧的铺子林立,同时还有许多小商贩们摆着摊子卖东西,还有一些老百 姓们临时摆的小摊子,街上行人往来,车水马龙,使得原本宽大的道路变得拥挤起 来,赶车的车夫在后边喊着让路,抬着小轿子的轿夫小心的避开着路人。

远远望去,街道上到处都是行人和车马,道路堵塞,车马难行。

这也就无怪乎京城经常发生车马撞了人的事件,这里面不止是赶车的车夫的责 任,还有路上的行人本身的责任。但是追根究底,还是京城的道路太过于杂乱,没 有合理的规划,才会造成如今拥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