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如果以前还有人因为李六元的年纪小、而看小了他的,那么经过了户部的那一 粧案子,现在众人提到李六元,不会再敢因为他的年纪小就看小他了。有前车之鉴 在那里,凡是小看李六元的,最后无一例外都跌了一个大跟斗。

所以不能看李六元的年纪小,就认为李六元没本事了,他们在李六元的这个年 纪还远远的不如别人呢,凭什么就瞧不起人家了!人李六元入朝为官才没两年,升 官都升了两回了,如今还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他们这些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过皇 上一面呢。

人比人气死人,还是别比了!

商会的桌子上放着好几张的报纸,都是从京城来的报纸,在座的各位都已经看 过了。

不过从报纸上的文章来看,商会里面的一个大老板大胆的分析道,“你们看这 报纸上面谈到了商业的发展,还有好处……还有这里面,讲到我们商人,并非是一 味的批判我们商人不好……”

如果他猜测的没错的话,朝堂这是要重视商业这一块,和重视他们这些商人了

I

以前读书人一提到他们商人就是骂他们为商奸诈、背信弃义,哪里会有读书人 写文章赞他们做生意讲诚信,为商讲信义的,这里面一大段一大段的文章对他们 商人都是溢美之词。

他们商人这里面肯定有人为商奸诈,不讲诚信的,就是那么几粒老鼠屎坏了一 锅好粥,那么几个行商手段不好的人败坏了他们全部商人的名气!

那一位大佬猜测道,“这对我们商人来说,没准会是好事。”

在座的其他人纷纷的点头附和道,“若是如此,那就最好不过了。”

“咱们先派人到京城去了解消息,时刻关注京城那边来的消息,有什么事情我 们也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他们现在只是看到了商业部成立的消息,后面还不确 定李大人是要做什么。

不过从李大人过往所做的事情,他们还是相信李大人的为人和品行,觉得李大 人和从前他们所认识的那些官员并不一样。

“在京城有认识人的,写信过去问问。”

他们商人的门路广,获取消息的来源也多,肯定是有人在京城那里认识了人的 ,有人点头应道,“我这就回去给京城那边写封信问一问。”

“是是,我这回去也写信去问问。”

这边商人们开完了会后,在京城里认识人的,回去都写了信,派人快马加鞭送 上示城去。

一时间各地的商人都忙活了起来。

商业部的办公衙署批了下来了,今日李问跟着人过来看看地方。

如今商业部成立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了,但是他们现在连一个正式办公的地方都 没有,所以他现在是要赶紧的把办公的地方整理出来,还有尽快的把人员落实到位 ,才能继续开展下面接工作上的事情。他们现在只是有了一个名头,还什么都没有

京城这里的各大官府衙署都在长春街这一边,六部的衙署都在一条街上。他们 商业部的办公衙署与六部的衙署隔了两条街,转个弯,就在第三街的街尾处。

“李大人,就是这里了。”

此时他们站在一座大门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院子门前,门口连一个牌子都没有。 原本挺好的心情,在看到这座院子大门的时候,李问的脸色就沉了下来。他在 这边上班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到这边来,所以他还真不知道长春街这里还有这么破 败的院子,还真辛苦这些人要专门给他找这么一个地方出来了!

这一看就知道是某些人故意给他使绊子的了。

深吸了一口气,李问在心里默念:我不气!他要气就输了!

不能生气,不能生气……

“走,我们进去看看。”李问示意人前去开门。

在计划搞这个商业部的时候,李问就想过他又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他已经 做好了心理准备了。最难的一步都已经迈出去了,后面的这些还怕什么了,反正这 些人就是给他使绊子,也阻止不了什么了。

“是,大人。”领他过来的小吏去打开了院子的门。

推开的门,一边歪歪斜斜的挂在上面,随时都有可能会掉下来似的。李问走进 去的时候,都担心这扇门会掉下来砸到他,这扇门到时候要换掉了。

沈子敬和苏元跟在李问的后面一起进去,正好一起来看看他们以后要做事的地 方。

院子里面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这个地方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人到来了。

“这院子以前是个什么地方? ”李问并不是对京城的每一个地方都这么了解和 清楚,所以对这边也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