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是。”迎春忙的把茶端了上来,送了茶后,退到一边去候着。

李问喝了一口茶,与张掌柜说报社的事情,现在地方和人员都已经到位了,就 是出报纸的事情,眼下朝中的事情、城中百姓们所关注和议论的事情,还有时下的 趣闻趣事等等,都可以作为刊登到报纸上的内容,不过前面这些事请不需要张掌柜 这里负责,张掌柜只要负责后面的刊印就姓了。

“行,报社确定了版本和内容之后,到时候会交到书店去,到时候印刷和售卖 的事情就交给张掌柜你了。”

“报纸是每日都出的刊本,是讲究时效性,过了今日,等第二日这个消息就没 有价值了,所以咱们卖的报纸最好是在当天就卖出去,因而这个定价就不好太高, 最好定在几个铜板一张,每人都能花钱买上一张,薄销多利,咱们也能赚钱。到时 候你在城中雇佣一些小童售卖报纸,比如卖几张报纸能有一个铜板,想来会有人想 赚一点生活费,这些事情到时候你再安排就好了。”

“是是,东家,小的明白。”张掌柜现下知道他们心东家是个当官的,还是京 城大名鼎鼎的李六元,第一次走进六元府,他两条腿都是打颤的,心里还有莫名的 兴奋,能为李六元办事,他这辈子都值得了。

第六十七章 二更

李问并不知道张掌柜的心里在想什么,自然也不知道张掌柜把他当成神一般的 人物来看待。张掌柜是他手下做事的人,他的身份早晚都会被对方所知道,因而他 也就不瞒着对方他的身份了,“过两日我要到外地去一趟,归期不定,书店的事情 就交给你去处理,凡事你做主就好。若是实在做不了主的,就让人往我府上送个消 息o,,

“好的,好的。”张掌柜知道他不便在东家这里多留,就起身告辞了。

“迎春,你送张掌柜出去。”李问让迎春去送人。

“是,主子。”迎春送了人出去。

张掌柜出了六元府,回身看了一眼挂在府上的匾额,才转身走了,还有点不敢 相信他刚才进的是六元府。

等人走了之后,李问就进了书房,这一忙又是忙到半夜才回到屋里。

夜里感觉到床前站着一个人,那人似乎还留了一会,他感觉到有一只手放到他 的脸上,只是那会儿他实在是太困了,睁不开眼睛,因而就没有醒过来。来人似乎 只是为了看了一眼他的少年,看到人,就走了。

第二日到翰林院去的时候,李问找了曹老翰林,说了想聘请他当报社顾问的事 情。若非突然接到皇帝的任命,让他到襄州去赈灾,报社的事情李问是打算亲力亲 为的,不过这会儿没办法,就只好找一个人把把关了。

在翰林院中他和曹振清的关系最好,他也了解曹振清的为人,知道他并非是刻 板之人,对方应该会接受他的遨请,因而他今日才来找的曹振清。而且曹振清身在 翰林院,到时候邀请其他的同僚们写稿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能请到曹振清当 这个顾问,就是一举两得了。

办报一事他是得到天子的同意,因而只要文章不是鼓动百姓造反,做出什么对 朝廷和大成不利的事情来,皇上那里都会允许他们继续把这个报纸办下去。

对方还不知道什么是报纸,李问又花费了一点口舌与曹振清解释,问道,“不 知前辈对此感不感兴趣,是否愿意当我们这个报社的顾问。前辈自可当这是在翰林 院之外的一份工作,并不会太辛苦,报社每月还会另外支付前辈一份工薪。”

“哎,不提什么工薪不工薪的,你说的这个报纸,我倒是觉得有点意思。”曹 振清对此倒是有点兴趣。

“那若是前辈同意,那这个事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等今日放衙之后,我带前辈 过去报社瞧瞧。”李问笑道。到时候每月月结,让张掌柜派人把月钱送过去曹老翰 林的家中便是了,总之也不会亏待了曹老翰林。

“行行。”曹振清这是同意了。

到了下午放衙之后,李问特意让人安排了马车,接了曹振清到报社去。

报社是在书店后边进去的一个小院,李问这几天在忙,他也是第一次过来这里 ,所以并不认识路,是张掌柜带了他们过来。

院子的门口并没有挂匾额,外人从外面看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院,因而肯定 想不到里面是大成的第一个报社所在。他们敲了敲门,里面就有一个书生模样的青 年来看门,对方认识张掌柜,喊了一声“张掌柜。”见到李问,对方明显愣了一下 ,不太确定的问道,“你是、李六元?”

“是的,你好。”李问没想到对方认识他,不过一想他考中状元在骑马游街, 应当有不少人见过他。

“快请进,快请进。”张清愣了一下,忙的说道。

等人进去之后,等在门边的张清反手关上了门。进去里面才看到门口插了一块 牌子,上面写着:人民报社,这个名字还是李问请的。屋里摆着几张桌子,有几位 书生在。

“大家停一停,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张清喊道。

见到有人进来,大家都停下了手上的笔,站起来看向来人,这里面的人都是张 掌柜请来的,因而他们都认识张掌柜,只是另外的两位他们就不认识了,有人见到 李问,显然是怀疑这一位的身份,一脸惊讶,并不敢相信对方会出现在他们这个小 小的院子里面。

“大家好,第一次见面,很高兴见到你们。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李问。 ”李问从大家的脸上看到了惊讶、惊喜等等这一系列的表情,还给他们介绍道,“ 我身边这一位前辈姓曹,是我为报社请来的顾问,你们可以喊他为曹顾问,日后你 们写的文章要经过曹顾问的过审,审核通过了才能刊登到报纸上。”

“希望以后大家合作愉快。”

曹振清矜持的向几个后辈点了点头,看到这个房子里面只是摆了几张桌子和有 几个书生,这就是李六元说的报社?后面且继续看看罢。

“你就是李六元? ”在京城中的书生们谁没听过李六元的名字了,这个轰动京 城一时的状元郎,连中小三元和大三元,是他们大成开国以来的第一个六元,而且 对方考中状元的时候才是十六岁,那会儿大家都在议论这个小六元,有人说是他们 李家的祖坟冒青烟了,才能出这么一个六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