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三十八章 报喜

清平镇o李家村

人在李家村的孙怡在作坊里一边做事,一边是想着在南阳读书的孩儿,不知孩 儿此次的科考考的如何,孙怡的心里是万分的挂念孩子。年后孩子一走,如今又快 一年了。

小作坊里是浓郁的花香,炉子里在熬制香料,这些熬制出的香料再经过一道道 的工序,经过加工之后,会制作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再从作坊里出去,经由商人之 手销往各地去。

自从流民到了他们这边之后,这之中是有好人,但是也有坏人。最近别的村子 是发生了不少的事情,好在他们李家村建起了护墙,外来的陌生人不能随意进来他 们村子里面,要进来村子的商人和小贩要在村口登记过,才能给予放行。

即便是如此,一般陌生的面孔是不能随意进来的,除非是有熟人带着才能进来

“怡姐,你是不是又在想你们家的三宝了? ”看到孙怡在走神,旁边在干活的 妇人问道。另一个妇人又说,“你们家三宝这次,一定能高中举人老爷吧。”

村子里大伙儿都在议论这件事,不知道三宝这一次能不能考中个举人老爷回来 ,他们李家村还未出过一个举人老爷。

孙怡抬头看了大家一眼,脸上带着点苦涩的笑,说道,“三宝小小年纪就离家 ,在外读书,我这个阿娘又不能在他身边亲身照顾,孩子一个人在外不知寒暖,这 当娘的哪能不想啊

“还未接到三宝送回来的书信,未能知晓三宝此次是否考中了。”孙怡也不敢 把话说的太满,虽然心里是可以肯定自家孩子一定是能考上的,但是说话还是要留 点余地。

“这倒也是,三宝小小年纪就一个人在外读书,是辛苦这孩子了。”要他们家 孩子都还舍不得送往那么远的地方去读书,这里面不少的妇人都是为人阿母了的, 自然是知道孩子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想念。

可怜天下父母心!

听到孙怡的话,大家的心里都明白,几个妇人又是安慰她一番。

李家村的几个作坊里面,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经过几年的时间,几个 作坊的运作都明显的更有条理了,作坊里面的环境清洁干净,管理有序,每个人各 司其职,都在忙着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在前面出过几单有人偷方子的事情之后,偷方子的人赶了出去,作坊里面的管 理就更为严格了,作坊内禁止工人私下交流,一旦发现什么问题都绝不留情,一律 赶出去作坊,不允许再进来。

忙碌的一天,时间很快的就过去了。

太阳逐渐西斜,到夕阳快要落山,几个作坊才放工了,在里面干了一天活的工 人们都下班回家去。

如今作坊里的工钱是按月算的,并不是按日算。每个人一个月休息两日的时间 ,不另外扣工钱;若是家中有事请假的,则是要按日扣除工钱,每人每月做的好的 ,还有相应的奖金。

每年到了年底,村子里的家家户户还有一份分红,至于分红的多少,是按照进 入作坊内做工的人的年限算,进去作坊做工的时间越长,能拿到的分红就越多;相 反,进去作坊内做工的时间短,则拿的分红就少。

这几年作坊的效益好,分红是年年递增,有的人做的好的,一年下来拿到的分 红是比半年拿到的工钱还要多。

作坊的所发下的工钱是实行保密制的,每人拿的工钱的多少并不会对外公开, 但是并不会限制大家私底下交流。但是谁也不傻,拿了多少钱肯定是不会往外说, 就算是别人问起,也是往少了说。哪能让别人知道自家拿了多少钱,万一要别人眼 红还是来借钱呢,是借还是不借了?

每天放工回家的时候,都是作坊内的工人们最轻松的时候。

大家相互道别后,孙怡就往家中回去,她刚回到家里,就听到了外面的声音, 知道是家中汉子回来了。从镇上回来的汉子连水都还没来得及喝一杯,就把怀里的 信拿出来给妻子,说道,“阿娘,小怡,有三宝的信。”

“三宝让人送了信回来。”

“快,打开来瞧瞧,都写了什么李王氏听说孙子有信回来,忙的让儿媳妇 打开看看。孙怡接过信,打开来念给大家听,看到下面的内容,孙怡是忍不住的捂

着嘴就哭了。

他们家三宝中了……考中了……

一听是他阿哥的来信,李浩鹏竖起了耳朵跑了过来,老实的坐在那里听阿娘念 信。见到阿娘哭了,小子着急的抱住了阿娘的腰,问阿娘,“阿娘,你咋哭了啊? 哥哥是不是没考中啊?”

“这,这是怎么了啊?”老太太着急的问道。

就连一旁的汉子都着急了,问道,“三宝都写了啥?是不是三宝发生了什么事 ? ”难道是他们家三宝这一次没考上,就是这一次没考上也不用哭啊,他们家三宝 的年纪还小,大不了明年再考就是了,这哭啥啊哭!

“呸呸,你这孩子,你哥怎么会没考中。是,是三宝,考中了举人老爷,还是 考的第一名。”孙怡一边抹眼泪,一边说道。

李王氏一听这个消息,惊喜的不知如何反应了,“真,真的?”

“是啊,真的,三宝信上写的,三宝考的是乡试的头名。”她这是太高兴了, 忍不住的就掉了眼泪。孙怡一边擦眼泪,这眼泪是怎么的都控制不住的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