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早朝结束后,皇帝让太监去请了几位朝中大臣以及几位皇子们道御书房去商议 政事。

此事后面又是商议了两曰。

到第二天的早朝上,户部尚书才抠抠索索的拿出一点粮食和银两下来,所拿出 的粮食和银两还不到所需的一半。户部尚书说完后就站在那里,户部能拿出的就只 有这么多了,再多就是要了他的命都拿不出来了。

剩下的是要皇帝自己想办法了。

皇帝自己也知道朝廷到底有稍好银两,户部能拿出来的这一点已经是到极限了 。此事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只能先把这批物质送过去,晚些能筹集多少再送过 去了。

“父皇,儿臣愿意前往平洲去安抚百姓和负责赈灾一事。”见到这么好的机会 摆在眼前,大皇子杨邵勇跳了出来同他父皇请旨带队去赈灾。

三皇子杨绍康跟着跳了出来请旨,表示愿意前往去赈灾。

大皇子是四大责妃之一的陈贵妃所出,三皇子为四大贵妃的淑妃所出,两个皇 子仗着母妃在宫中有点地位,陈贵妃和淑贵妃的娘家后台也硬,现在两位大皇子是 各自为一派,平时有什么事都要争抢一番。

四皇子杨绍简的母妃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宫女,在一次皇帝酒醉被宠幸后,幸 运的怀了龙子,母凭子贵才抬的才人。是以四皇子在几位皇子里面,母妃在宫中的 地位是最低的,杨绍简平日行事低调,看起来一派不争不抢的。

看到大皇子和三皇子在争抢着到南边去赈灾,站在前面的太子杨绍慕默不作声

”太子,为何你不说话。”皇帝的目光落到太子的身上,问道。

“儿臣在。”杨绍慕知道躲不开,拱手说道,“回禀父皇,儿臣也愿意前往平 洲去救济灾民,处理此事的灾情。”

“好。”皇帝说了一声好,颁布了旨意,“朕命太子代替朕带着此次赈灾的粮 食和银两,户部尚书协助,调遣太医院三名太医,以及两千名护卫,其中所需的人 员任由你调派,于三日后动身前往平洲,处理此次的水灾,安抚百姓,救百姓于水 火之中0 ”

后面皇帝还委派了两位大臣于太子同行,协助太子处理此事的灾情。

“儿臣领旨。”杨绍慕跪在地上领旨。

“臣领旨。”两位被点名的大臣跟着跪下来领旨。

“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

大皇子和三皇子看向杨绍慕的目光带着不甘,但是他们父皇任命太子前往南边 去赈灾,他们也没有办法再去抢。

杨绍简与太子的关系平和,两人还能说上几句话。

在户部把所需的粮食和银两移交给负责此次赈灾的太子,杨绍慕派人检验没有 问题后,于第三日的黎明,杨绍慕的身边带着他的伴读,以及两名被皇帝委派的大 臣,太医院的几位太医以及两千名护卫出行,去往平洲赈灾。

第十三章 赈灾之行

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个月之久,才渐渐的停了。

阳光穿透云层照射下来,有那么一瞬间让人觉得被佛光普度了一样。雨一停, 南阳河的河水停止了上涨,慢慢的褪了下去,南阳府府尹和城中的富户百姓们才是 真正的放下心来,不用再提心吊胆,担心大河的水会决堤了。

但是南边的许多地方就没有南阳府这么好的运气了。

南边三省发生了严重的洪灾,灾情严重,太子殿下奉圣上旨意带着人马和粮银 去往平洲赈灾。

赶着去往平洲的一路上大家都几乎没有怎么休息,队伍都是在赶路。随行的官 员以及太医们,还有两千多名押运粮银的护卫,都在马不停蹄的赶路,所有的人都 是非常的辛苦。

他们一路上遇到了不少逃难的百姓,这些都是些无家可归的百姓,逃难的队伍 里有老有小,路上病死的饿死的人无数。往来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城镇,地方的知府 县令都让人紧闭了城门,禁止逃难的百姓进城,城门下是堵着的百姓。

他们一路过来,遇到不少这样的事情,他们此次是要赶往平洲,那里的灾情是 最为严重的。各地的官员知道太子殿下领旨南下赈灾,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迎接太子 殿下,在前面路过的地方杨绍慕并没有停留,只是以一个太子的身份吩咐各地的知 府县令们安置好逃难的百姓,留了一名太医以及数名护卫在那边协助处理灾民的事

他们这一路上还遇到过不少起打朝廷赈灾粮银的匪徒,都被赵向毅带人歼灭了

灾民们知道太子殿下押运了银粮来南边救济灾民,当押运银粮的队伍路过一个 府镇的时候,接到消息的灾民们围堵了队伍,扑了过来哄抢。若不是赵向毅反应及 时,杀鸡儆猴,及时杀了带头的人,带兵镇压了这些灾民,怕是还会引起更大的混 乱。

对于匪徒他们可以狠下杀手,面对良民杨绍慕的心到底是无法狠下来。

一路看到灾后的荒凉以及灾民们的悲惨境遇,还有今日发生冲突的事情,这与 他们出行的初中是相违背的,让太子殿下的眼里带上了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