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走两步路都是喘的,这跟着不也是累赘吗?

“别说这种话。皇上派姚郎中和番管事跟着过来,自然是有皇上的道理。“赵向毅听到少年用这种不敬的语气说皇上,眉心就不住的跳,好在他们现在远离了京城,没人会听到他们这话,把这话传到皇上的耳里去。

李问的脚步放慢了一点,用手肘撞了撞男人的胸膛,问道,“怕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实话?”

“对,你说的是实话。”赵向毅也拿他的少年没办法。

如他所预料那样,自从襄州开了城门,官府出面施粥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流民往襄州城

过来,抵不住这么多张嘴吃饭,一人一口粥都要煮上几十锅,每日供给城外的流民们的粮食就是一大笔的开支。

见到城外越来越多的人,李问是担心他们带来的粮食吃不了多久就没了,这会已经是秋末冬初的时候,种子种到地里也不能发芽,怎么也要等到明年开春后,这些流民们回到原籍去才能恢复耕种。而在这中间的几个月,他们要想办法怎么去帮这些百姓们渡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还有土地的问题不处理,这些流民们不一定敢返回原籍去,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李问把心中所担心的事告诉身边的男人,完了他问道,“你说我们能从城里能找到多少粮食出来?”

远水救不了近火,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从南方往北边来的船只都不跑了,从陆路运粮食过来少说都要一个月,再加上路上的不定因素,一ftt粮食还不一定能安全的运到襄州来,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能从襄州这里找到粮食。

两个人的眼神对上,他们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相同的东西。

他们几乎都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襄州城这里肯定是有粮食的,不管是一些富商的手上还是襄州这一派官员的手里,他们肯定都握着大批的粮食,只是要怎么想办法让他们把粮食拿出来,这才是一个问题。

□作者闲话:感谢0y(0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dijiuzww,赠会员,领福利:)

第七十八章,白家三公子

他们从城里出来,正好碰上了几人仗着人多,持强凌弱,几个人在欺负一个。这种时候本来李问的心情就不好了,一碰上这种糟心的事,他的心情就更暴躁了,开口骂道,“麻蛋,这些王八羔子肚子一吃饱就净给老子惹事,去把那几个人都给老子抓起来,扔牢房里关两天看还老不老实点。”

要他说这些人都是吃饱了撑着的,饿两顿就老实了。要饿两顿不行就饿三顿,他就不信这些人饿着肚子还能整日给他搞事情,李问最憎恨的就是这些持强凌弱的人,有本事你挑硬柿子捏啊,就知道挑软柿子捏!

一想到他整日累死累活,连坐下来喝一口水都没时间,就是为了这些人渣干活,他的心情就糟糕透了。

听到少年一口一个老子,赵向毅的眉心在跳,挥手让人去处理这事,转而看向少年说道,“不许说脏话。”

“不好意思,一时没控制住。”李问在心里嘀咕这个男人管的这么严,连句脏话都不许人说,不过他也只能在心里哼哼,不敢真的说出来。赵向毅透过少年的眼睛就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有些拿他没办法。

中间遇到了这么一个小插曲,赵向毅并没有忘记他们刚才在说的事,少年所说他的事他都明白,所担心的事他都懂,“你如今入朝还未多久,尚未站稳脚跟,一些事情还是要谨慎为之,不可操之过急。”

“我明白。”就是因为明白所以才觉得憋闷,要李问说最好从上到下把这些贪官污吏全都斩了,彻底的进行一场土地改革,这些靠天吃饭的百姓们没准还能有一条出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是兴是亡,总之苦的都是老百姓。

当然,想要当一个好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李问自问自己都还没有做的到。

夕阳日晚,干了一天活回来的人们正在排队领取他们的晚饭和一天的工钱,这几个钱虽说是不多,这一天几个,一个月下来也能有不少了。只是身上的钱财要不藏好,很有可能夜里睡了一角起来,第二天就没有了,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不见了就只能自认倒霉。

城外还有许多人是没有安排了地方住的,一些人在墙角下随便找一个地方窝着就是一夜,等第二日起来去领吃食和干活。

随着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一些问题也渐渐的暴露出来,资源不足,管理跟不上,每天的矛盾与冲突不断,这里每天都有暴力事件的发生,饥饿与死亡,等等。

尽管他已经尽最大的能力来管理和控制这些事情了,但是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以然每天都有人因为饥饿与疾病等等各种原因而死去,城外这里每天都有死亡事件的发生,尸体运到了距离城外更远的地方去焚烧。一想到这些事情,李问的心里就有化不开的忧愁,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来,“是不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够好?所以才会每天都还有这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