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报上还有一些关于京城的八卦和小消息,这也是人们最喜欢讨论的事。

可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些成为报纸上的主角的人,最近出门都拿着袖子遮住脸,生怕别人认出了他们来。

其实不仅仅是宫外的百姓们每日都喜欢看报,就连宫中的皇帝和皇后,以及后宫中的妃嫔们每日都会让宫人出宫去买一份今日的报纸回来,他们身在宫中也能知道宫外的事。这对于宫里的人来说,这一份报纸很有新鲜感。

朝中的大臣们每日都会家奴去买一份报纸回来,好看看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在这些大臣们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京城出了一份几乎是人手一份的《人民日报》,等有人反应过来,还不知道这个报纸是谁办的。

“去查,我要知道这个东西是谁办的。”董贤知道京城出了这么一张报纸,已经是好几天后的事了。

“是,奴才这就让人去查。”下边的人应道。

报纸的事皇上自然是知道的,这办报的事还是他给批准的。

昭宗帝只是没想到李六元如今人都不在京城了,还能把这个报纸办的有声有色,倒是让他心里对这个李六元又多了一点不同的看法。

一早从早朝回来,昭宗帝就问今日的报纸。

“皇上,报纸在这儿呢,老奴早就让人给皇上准备好了。”孙公公拿过今日的报纸给皇上。昭宗帝摊开报纸看了起来,看到不好的消息,皇帝皱着眉头,看到好笑的消息,皇帝也会哈哈大笑。

前儿报纸上还报道了一则京中的官员宠妾灭妻,任由庶子欺压嫡子,想用庶子取代嫡子的消息。自古大成就是正妻生的儿子才能立嫡,妾就是妾,一日为妾,终身为妾,庶子就是庶子

,永远都无法取代嫡子。若是妾能取代妻,庶子能取代嫡子,整个大成的纲常伦理不都乱套了?

身为朝中大臣不以身作则,还带头扰乱纲常伦理。

皇帝让人去调查此事,发现还真的是如此,一气之下就摘了那个官员的乌纱帽。这个案子交由大理寺去办,那个宠妾下毒谋杀了正妻,还意图杀害嫡子,庶子为害兄长的罪名确确实实,因而大理寺判了那个宠妾死刑,把那个庶子打了四十打板,流放三千里。

京城中的百姓们知道大理寺的判案,可谓是大快人心。

自从出了这个事之后,京城中的一些官员们都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哪一日不小心就轮到他们自己。在这京城中,谁家后院里还没有发现一点龌龊的事了,不过这个任由宠妾弄死了正妻,还想弄死嫡子,把庶子取代嫡子的事实在是太令人发指了,是该严惩。

在外人的眼里,这不过是皇帝随手处理的一件小事,但是在几位皇子的眼里,这就是他们父皇对他们的打杀了。因而最近几位皇子殿下的行事都乖张了不少,对此太子殿下微微一笑,觉得李六元办的这个报纸也并非没有好处,这好处比他想的还大了。

从襄州送到京城的书信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宫中。

孙公公拿到李六元让人送过来的信,脚步轻快的送过去给皇上,“皇上,李六元让人给您送的信到了。”

“哈哈,是吗?今儿的这么快就到了,把信给朕拿来。”昭宗帝放下手中的折子,看李六元的信比看报纸有趣多了。

自从李六元去了襄州之后,每日都写一封信让人给他送回京城来只是由于从襄州到京城骑马最快都要四五天,所以等这封信送到皇帝的手中,已经是四五天之后了。

这一曰李六元写给他的信是厚厚的一沓,昭宗帝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信之外,还有一沓厚厚的银票。看到银票,不止是皇帝愣了一下,就连一旁的孙公公都愣了一下,哪来的这么多银票,这一看最少都有好几万两吧。

李问给皇帝的信并不同于一般的折子,而是更为家常口语的话,他先是说了襄州的具体情况,说到气愤处,他会带着同仇敌忾和呵责,说到伤心处,他也会为受难者落泪。后面他把这个银票的来处都一一的说明给皇上知,末了还不忘记拍一顿皇帝的马匹,向皇帝表忠心,向皇帝申请,请皇上允许他仔细调查清楚襄州的灾情以及襄州的官员。

“一日月可鉴,臣的心忠于皇上……”

看到末尾处,昭宗帝难得的感到动容,原来他的臣子一心都是忠于他这个皇上,一心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这个李六元,朕的这个状元郎没有白钦点。孙海德,把这些银票和书倍都一起收起来。”

“是。”孙公公心里虽然是好奇信里都写了一些什么,但是他的胆子还没大道敢偷看臣子给皇上写的书信。他把这一封书信与原先李六元让人送进宫的书信一起,都放在一个盒子里面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