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赵向毅收回了手,从床上站了起来,说了一句,“嗯,我回去了。”就真的走了,出去轻轻的把房门掩上。看到男人离去的背影,李问拉过被子把自己埋了起来,不一会又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直到门外的小童来喊,他才醒来。

到了早朝,站到大殿上李问都还有点没睡醒,耳边听着那些人在吵来吵去的,这些人永远是扯不完的皮,突然让他觉得这种日复一日的早朝上的让人觉得烦躁无趣。

他有点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的书,考了状元当了这个官是干嘛的,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来听这些人扯皮?他不由的在心里自嘲,不知道是他疯了,还是这些人都疯了。

早朝在百官高喊的“皇上万岁万万岁”跪拜声中结束了。

散了朝后,外面的天都已经大亮了。

从宫里出来,李问回了翰林院上班,和着热水吃了两个自己带来的烧饼当早饭,吃完东西后脑子就困的不行,最后实在是撑不住了,趴在桌子上打了一个吨儿。

睡了半个时辰,醒来人才是完全清醒了。

手头上的活儿不忙,他就先把曹老翰林那儿得来的文稿继续整理完,把目录一一的列出来

如此就忙活了一个上午。

中午在翰林院吃的午膳,现在翰林院供的午膳都越来越差了,以前还能吃个半饱,现在喝进去的都是一肚子的水,啃的两个粗粮慢头最多就只能顶上一个时辰,撒两泡尿又觉得饿了。

他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吃八顿都还觉得饿得荒,在翰林院这里供的午膳最多只能顶上一个时辰,所以他每日都自己带了干粮过来,等下午还要啃点干粮填肚子,不然这一天下来是顶不到放衙就会饿的受不了。遇上有人的时候,他还会分一两个饼子给别人吃,好在他现在不差钱,请人吃个饼子还是请的起的。

到了下午,李问就把稿子校对完,和目录列好了。

《画三国》第二部已经在收尾了,每一部画的差不多他就结尾,剰余情节就放到下一部去继续画。《画三国》他是打算出五部,后面还有三部才能画完,所以节奏上掌控好,到第五部画完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整理好了稿子后,下午还有一点时间,李问就继续把剩余的两张图画好了,给第二部打上了结束。

还有皇上批准了他办报的事情,李问有点头疼的是现在整个报社就他一个光棍司令,所以他现在是要尽快的找人手,把这个报社弄起来,出他们报社的第一份报纸。

报社里面做事的人手不难找,京城这里到处都是读书人,到外面去找几个文笔还可以的秀才,每日派人花几个钱雇人在外面收集了消息回来,写成稿子就成。还有翰林院中的一堆学霸,不用也是浪费,翰林院中个个人都能写得了一手好文章,他可以找几位关系比较好的老翰林谈一谈,要是谈的下来的话,邀请对方当他们报社的特约记者,可以长期合作。

其实稿子的事容易处理,大不了他亲自操刀都可以写,只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他想找几个背景强大,能够杠事儿的。

报纸上报道的都是每日的时事新闻、政策,以及起到监督的作用,里面报道的新闻消息必然会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以及一些别人不愿意公开为人所知的事情。一旦这个时候,找几个背景强大、能扛事儿的小伙伴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但是这个小伙伴就不好找。

等到翰林院下衙,李问都还在想到找人一起办报社的事情,他在脑子里把一些人名删删减减,最后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少爷等在外面的李童见到他们少爷出来,迎了上去。

李问嗯了一声,心里还在想事情,说道,“我们到书店去一趟。”

“哦哦,好的。”李童没有问他们少爷要去书店干嘛,跟在他们少爷的身后走就是了。

他们现在住到六元府来之后,到翰林院这里并不是很远,所以李问来回的路上都是走路,很少坐马车。偶尔赵向毅会让人驾了马车来等他,不过今日没见到那辆熟悉的马车,所以今儿那人是没有来。

从翰林院走到书店去有点距离,慢慢走就是了。

寒露一过,夜里已经开始降霜,霜打的树木的叶子都渐渐的变成了红色。

这个时节的天晚的快,以前下衙的这个时候还有大太阳,而现在西边只有一点淡淡的金黄色,告诉着人们节气的变换。

这个时候街上摆着的摊子大多都收起来了,住在附近村子的百姓们都出了城回家去了,只有住在城里的百姓还不赶着回去的,还在摆着摊子卖东西。路上路过卖馄饨的摊子,远远的就闻到香味,李问的肚子饿的咕噜在叫了,下午吃的两个烧饼都不知道吃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