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他不希望因为身份的高低而和朋友越走越远了。

他这些年相交的朋友是不少,但是说到真正交心的知己好友,其实并不多。能够相遇并且相知,是他们的缘分,李问希望他们的这一份缘分能够持续下去,并且是坚持一辈子。

“会的,等我们上了京城,到时候我们去找你的。”沈子敬明白李问的意思,他端起面前的茶,对李问说道,“我以茶代酒,这一杯,敬你一杯,祝你往后仕途顺遂,步步高升。”

“谢谢李问端起茶杯,对沈子敬和苏元说道,“我也祝你们三年后的科考,能够一举得中。”

“好。”沈子敬应道。

这是他们的约定,沈子敬和苏元这一次没有上京城去参加会试,落后了三年,等到三年后他们会上京城参加会试,届时他们定然会再见面。

这一天,李问安排好了沈子敬和苏元他们住在学堂后边的小院这里。村中的村民们知道先生来了,这家提一只鸡过来,那家抓一只鸭过来,还有人扛一袋米过来,提一篮菜过来,一时间村中的村民们送来的东西都把小院里的厨房堆满了。

看到厨房里堆满的东西,沈子敬顿时觉得有点哭笑不得。

站在后边的苏元脸上带着浅笑,他开始觉得李家村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这里的村民们都挺有趣的,也许未来的两年多三年他们在这里当个教书先生,也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学堂一应的座椅都已经准备好了,李问还让人刷了黑板,准备好了书写用的粉笔,如今请的先生到了,过没两日,他们李家村的学堂就正式开学了,村中的村民们都把孩子送到了学堂

去读书。

氺氺氺

半月很快的就过去了。

在家中的日子过的悠闲舒适,时间似乎是一眨眼就过去了,李问还没从度假的悠闲中回过神来,他回乡探亲的假期就结束了,就要准备往返京城了。

离家的日子在即,他阿爹和阿娘最终是同意了让他把他弟带往京城去。他们这一次去到京城之后,他就要到翰林院去当差,是入朝为官了后,是给皇帝打工的,日后不定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

离别总是带着不舍的,当娘的总是不舍孩儿的离去,只是她又不能阻拦孩儿去往更远的地方,走往更高的路。

儿行千里,是阿娘的牵挂。

“三宝,你小小年纪就离了家,在外读书,阿娘未能过去亲自照顾你,阿娘的心里一直都觉得愧对了你。”孙怡的眼眶忍不住的就红了,大儿离家的那年,小儿才刚出生没满一岁,所以大儿子在外读书这么多年,她这个当娘的尽管是心里牵挂,但是没能一次去往南阳看望过阿儿。

只等每年孩儿从远方回来,她这个阿娘才能亲子为阿儿煮一碗羹汤,看一眼亲儿。

“阿娘,你别这么说,是孩儿不孝,这么多年都未能在阿娘和奶奶的身边孝敬你们。”李问能够理解他的爹娘,家里这边少不了他们,弟弟还小,家里还有他奶奶在,村中还有几个作坊需要管理,若不然这些年他哪能安心在外读书。

“阿爹,阿娘你放心吧,我一个人在外面可以照顾好我自己的,还有阿弟跟着我过去京城,我会看好他的,你们无需担心我们。”这一次他要带他弟一起去往京城,他要担负起一个做哥哥的贵任,照顾好弟弟。

“是,阿娘知道你会看好你弟的。你弟的年纪还小,阿娘和阿爹不能陪着你们到京城去,你弟这里,要你费心的地方还多。三宝,阿娘知道你这些年来不容易,原本阿娘是不想让你阿弟跟着你过去的,阿娘担心你太辛苦了。”孙怡最终是同意了大儿子把小儿子带到京城去,她知道大儿子说的没错,小儿子去往京城必然是要比在家中要好。

若不是大儿亲口提出带小儿去往京城,就是他们当爹娘的都不敢提出让大儿带小儿去京城,既然大儿提出了带弟弟去京城,他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心,就阻止小儿跟着哥哥去京城。

他们大儿子考上了状元,小儿子跟在大儿子的身边,能得到大儿子的亲自教导,总比留在这个小村子里,跟在他们夫妻两的身边好。要是让小儿子留下来,这是会误了小1子一生,他们怕小儿子日后怨恨他们当爹娘的。

“阿娘,你别哭,我在外边,挺好的。”李问看到他阿娘不住的在掉落的眼泪,他自己的眼眶也有点发红了。眨了眨眼睛,他伸手去给阿娘擦去脸上的泪,只是阿娘眼泪越擦越多,李问伸手把人揽在怀里,安慰道,“阿娘,你别哭了,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了。”

“要你们想我和阿弟,你就和阿爹,还有奶奶二叔们一起到京城来看望我们。”

不知什么时候,他竞然比他阿娘的个子还要高了,他还记得小时候他被阿娘揽在怀里,如今他把阿娘揽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