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嗯?这是有什么事?”沈子敬哈哈一笑,问道。

苏元跟在沈子敬的身边,对李问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们换个地方去说。”李问带了沈子敬和苏元到里面的小院去,外面哪里都是人,不是说话的地方。三个人到了里面去后,李问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地就问起了沈子敬和苏元愿不愿意到李家村来当先生的事。

“到你们这里来当先生?”沈子敬还真没想过这件事。

自从乡试过后,沈子敬和苏元就回到了清平镇,他们在家中潜心读书,准备参加三年后的会试。他们知道李问和陆知书在此次的科考上考到了好的成绩,一个状元一个探花,沈子敬和苏元都很为朋友高兴。

“嗯,是啊。”李问把到他们李家村当先生的待遇给两个人说一说,总之是待遇从优,而且绝对不耽误他们的读书和考科举,“你们可以先试试,若是觉得不好的话,再辞去也可以。咱们自己人,我对你们信得过,我也不骗你们。”

李问知道沈子敬和苏元是打算参加三年后的科考,能考到乡试的,基本上基础知识都已经是过关的了,后面的读书三分靠努力,七分靠悟性吧。一味的关起门来读书也见得就是好,不如到他们李家村来当教书先生,一边教孩子们读书,一边准备科考的事,两边都不耽误。

若是到了他们李家村来当教书先生,他们给包吃包住,每月还有月钱,三年的工资存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小钱了,起码上京的路费是有的了。

“哈哈,我还担心你骗我们不成.行吧,等回去我俩商置商置,回头给你答复。”沈子敬其实是有点心动,他转头看了一眼苏元,不过他还是要问问苏元的意思,若是苏元愿意的话,或许他们可以考虑到李家村来当个教书先生。

苏元对上沈子敬看他的眼神,就知道沈子敬的心中是有这个意思了。

“行,这事成与不成,你尽快给我个答复啊。”李问伸手去拍了拍沈子敬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样子。幼时他们一起在清平镇上的书院读书,李问和陆知书还有沈子敬苏元四个人的关系最好,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是好朋友。

四个人,陆知书是最后一到的。

见到陆知书到,李问笑着说道,“咱们就差你了。”

陆知书笑了笑,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回到家中的这两日他一直都在忙,今日是好友的谢师宴,陆知书特意空出了时间过来,只是他还是来的稍微晚了一些。知道李问把谢师宴办在今日,陆知书让家中把他的谢师宴订在了三日之后。

dijiuzww,赠会员,领福利:)

第九十九章,更新

这一日,李家大院摆宴席,整个李家村的村民们都来了,桌子顺着门前的路摆出去,一眼望不到头。李家特意从镇上的酒楼请了师傅过来炒菜,大碗的肉端上来,摆在桌上,大家吃的满嘴都是油,大人小孩的脸上都有着笑。

院里摆了几张桌子,李问请了先生们和陆知书以及沈子敬苏元一起坐到了主桌上去。等到大家吃过饭后,李问和他阿爹又忙着把来的客人们送走。

“咱们改日再约。”李问送了陆知书和沈子敬苏元他们一起出门,对他们说道,“今日我这太忙了,都没什么空招呼你们,改日咱们再好好的聚一聚。”

“好,我们回去了,沈子敬还在想李问说的事,他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决定。苏元站在沈子敬的身边,两个人从小到大一起长大,形影不离,有沈子敬的地方必然就有苏元。所以若是沈子敬到李家村当先生,苏元必然也会一起过来。

李问就是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把主意打到了沈子敬的身上,一请就能请两个过来。据李问对他们的了解,按说沈子敬和苏元这两个人的性格,肯定是苏元更适合当先生,沈子敬那性格,挑几个好苗子给他带还行,要学生太多他就没什么耐心去教了。

其实李问从一开始就打的是苏元的主意,只不过沈子敬要不来,苏元肯定不愿意来。但是沈子敬点头了,苏元一定会跟着过来。

父子两个送走了家中最后一个客人,李问瘫坐在椅子上都不想动了。孙怡今日在厨房那里忙了一天,进门就见到坐在那里的父子两个,妇人的脸上带着笑,问道,“你们还要不要去吃点东西?”

“阿娘。”李问转头看向他阿娘,说道,“我不吃了。阿娘你要没吃饭就去吃吧,阿爹你和阿娘去吃点东西,我刚才吃过一点了,这会儿不饿。”

李问知道他阿爹忙了一天,连坐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他让他阿爹和他阿娘一起去吃饭。

“嗯。”李山谷的肚子是饿了,他从椅子上了站了起来,打算和妻子去吃点东西。孙怡看向儿子说道,“那我和你爹去吃饭了啊,你要肚子饿了就跟阿娘说,厨房那里还有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