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路上薛亮问了里正几句话,里正都一一的回答。

这会儿李问正被赵向毅亲自训了一顿,这段时间每日清晨他们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由赵向毅来指导他的武艺。李问整个人都累的療在了地上,仰着头望着站在他面前的男人,赵向毅垂眸看着坐在地上的李六元。

听到外面的声音,李问转头看向围墙外面,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了?”

“少爷,少爷,是衙门的差爷来了,县令大人亲自来了。”李童从外面跑了进来,喊道。

“哦,县令大人亲自来了啊,想来是上面的公文下来了。”公文下的还比他回来的还慢一天,听到县令大人亲自来了,他这个状元怎么都得亲自出去迎接一下。

李问正想起来,一只手就伸了过来,他握住了赵向毅的手,顺势的起了身,对男人说道,“是衙门的人过来报喜了。”他倒是没想到这个县令大人亲自来了。

“你要一起出去吗?”李问问道。

赵向毅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我和你一起出去。”

“你等一下我,我去换身衣服,很快就过来。”李问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这一身脏乱的衣服,快步的往屋里进去,很快的就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和赵向毅一起往大门走出去。

正好他们走到大门口,县令大人带着人走到了他们家门口。

薛亮看到一身白衣的少年郎,知道少年就是此次考中状元的李问李六元,十六岁的状元郎,整个大成都找不出一个年纪这么小的状元了,更别提少年还是连中六元,是他们大成出的第一个六元。

只是薛亮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赵向毅赵小将军,他认识对方,对方想来不会注意到他这种小人物,薛亮拱手行礼道,“下官见过赵大人,见过李大人……”

状元是从六品修撰,比县令高一级,因而薛亮这个地方县令见到李问这个状元郎同样的要行礼。

“薛大人快请起。”李问忙的上前一步,扶住了县令大人的手,说道。

李问知道前两年他们清平镇原先的那一位县令大人调走了,又调了一个新的人到他们清平镇来当县令。只是因为这两年他在南阳那边忙着科考的事,还没有亲自去拜见过这一位县令大人,倒是没想到对方还这么的年轻。

这一位薛大人面无白须,看起来才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放在一众留着长胡子的官员里面,显得是非常的年轻的了.清平镇上一任的县令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听说是调到别处去当官了。

即便是他这个从六品修撰比县令大人还高一级,但是对方是他们清平镇的地方父母官,所以李问并没有自持自己官阶比对方高一级,就摆上官架子,对这一位薛大人还是十分的客气和尊敬。

“不敢当不敢当,薛大人是咱们清平镇的父母官,为咱们滴平镇的百姓们做事,问自问是比不上薛大人。”李问把自己的身份放的低了一些,对薛大人拱手说道。

“李大人客气了,下官身为清平镇的县令,为清平镇的百姓们做事,这是下官应当做的。

”三年前薛亮考中了进:||申请到了地方上来当县令,是以才到了清平镇来当官。

到了清平镇这个地方之后,薛亮把这个地方管理的井井有条,这一位薛大人断案公道,不偏袒徇私,因而地方上没有发生过冤假错案。

薛亮是清平镇的父母官,他自然是知道李家村这么一个地方,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打过这个村子的主意。在知道这个村子里面有几个作坊,专门做香皂,薛亮才知道原来京城那里有名的香皂是从李家村出的,为此他特意的了解过这个村子,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打过这些香皂的方子

听到对方喊他赵大人,赵向毅就知道对方必然是知道他的身份,他看到这一位县令大人,觉得对方有点眼熟,却是不大记得起他是否见过这个人。

“薛大人里面请,请到里面喝杯茶再走也不迟。”和对方寒暄了几句之后,李问把人往里面请进去。这是李问第一次见到这一位薛大人,不过他对这一位薛大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的不错。

村正和里正他们并没有跟着一起进去,把县令大人送到李家大院,他们就告辞走了。

谢云飞走在赵向毅的身边,在赵向毅的耳边低语了一句。

“薛大人请喝茶。”薛亮一坐下来,就有人为他送上了茶。薛亮抬眼打量了一眼这个房子,这个屋子里的陈设看起来简单,宽敞明亮,坐在这屋里让人感到很舒服。

李问和赵向毅坐在一起,对薛大人说道,“问在外读书,因而问还未亲自去拜见过大人,还请大人原谅问。”他的这话是解释了他为什么知道对方到了清平镇当父母官之后,却没有去拜见过对方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对方的心中会对他有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