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学生?老师?在另一边的李问听到赵向毅的话,总觉得他漏掉了一点什么。等等,赵向毅也是傅院长的学生,怎么他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件事?

联想到傅院长当年也是状元出身,在朝廷当过大官,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傅院长当过赵小将军的老师?李问记得他第一次见到赵向毅和太子殿下,就是在他老师这里,那个时候太子殿下同傅院长在屋里说话,赵向毅还站在屋子外面等着。

为什么赵向毅和太子都没有跟他提过这件事?

李问看向傅院长的目光带着一点疑惑,傅院长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忘记告诉他了啊?要是太子殿下和赵小将军都是傅院长的学生,那么算下来这两个人还是他的师哥了?……

这些人,一个个的嘴巴还真的很紧啊!

“陆知书,嗯,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这个成绩也算是不错了。”傅易寒听到“陆知书”这三个字,就知道了这是这一届科考的探花郎,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能入得了一甲前三名的人,都是这些读书人里面的佼佼者。

他之所以会记得陆知书这个名字,还是因为下面的人提了一句,这一个陆知书也是在他们安麓书院读过书的学生,这就等于是今年的科考一甲前三名里面,有两名都是出自他们安麓书院的学生,一甲的头名还是他的关门弟子。

今年可以说是他们安麓书院的成绩最好的一次,不止是出了一个状元和一个探花,二甲进士和三甲同进士里面都出了好几名,所以此次的成绩一出,外面就有更多的人挤破头皮想进去安麓书院读书了。只不过安麓书院每年的招生条件都是非常的苛刻和严格,并非是什么人想进安麓书院都行,必须是要达到他们安麓书院的要求者才能进去。

“都起来吧,坐吧。”傅易寒的眼睛扫了一眼赵大将军的儿子赵向毅。被傅大学士看了一眼,赵小将军的后背都直了直,板着一张脸任由傅大学士打置。

旁人都以为给太子和皇子们当伴读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其实不然,若是主子做错了什么事,都是先罚伴读,所以从前赵向毅没少替年幼的太子殿下挨板子。

伺候的奴才把茶端了上来,就都退下去了。

李问注意到了傅院长看向赵向毅的目光,说道,“老师,赵大哥是此次负责送我回乡的人

“嗯,有他送你回来,我倒也是放心了,不必担心你们路上会出什么事。”傅易寒瞥了赵向毅一眼,笑了笑,说道,“你们身在朝中,朝堂之上的一些事,不比寻常。你们初入朝堂,对朝中许多事都还不了解,因而往后对朝堂的诸多事情,不该你们言语的,不要多言、不要多行,要学会多看、多学、多思。”

“是。”李问知道老师的这一番话是对他和陆知书说的,他们如今半只脚踏入了朝堂,对朝堂上的事情都还不懂,所以少言、少行,是保护他们自己的一种方式。所谓沉默是金,说的就是如此。

至于多看,多学,多思,是老师告以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只有用心去观察,去思考,还有去学习,他们才能弄清楚前面的这一条路要怎么走。

因为有外人在,傅易寒和弟子之间就保持着一种师生该有的距离,李问也乖乖的当好他的弟子。李问知道要是没有外人在,傅院长早就对他该揍的时候就揍,该骂的时候就骂了,哪里会像现在一样,挂着一幅好老师的皮。

其实他还是有点怀念傅院长暴跳如雷,跳起来揍他的样子,很可爱有没有?

他们在傅院长这里留了小半日,就起身打算辞行走了。

“你以前住的小院还给你留着,还是保留着你在的时候的样子。既然你到了南阳,那就住回以前的小院去吧,不必住到外头去了。”傅易寒见到弟子要走,开口说道。

“是。”李问面上一片平静,心里其实是高兴的差点没跳起来。

哈哈哈……老师还留着他以前住的院子,让他住回去那里……

“老师,我可以让知书和赵大哥他们都一同留下来吗?我们还有一些不懂的东西,也方便找老师请教。”他一个人留下还不算,还想拉着朋友一起留下来,李问舔着脸说道。

傅易寒甩了这个得寸进尺的弟子一个眼刀子,没有反对就是同意了,挥了挥手,“去吧,去吧。”

看见了头疼……

府中的地方大,要住多几个人还是住的下的。

“老师你好好休息,我等晚些再来找你。”得了老师的同意,李问欢欢喜喜的带着陆知书和赵向毅一起出去了。等到人走了之后,傅易寒吩咐了一句身后的男人,让男人去给那几个学生安排一个住的院子。

李问带着陆知书和赵向毅他们往他以前住的小院过去,院子还保留着他在的时候的样子,院里和院外都收拾的井井有条,仿佛前面那小半年他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