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页

眼前的这辆,就是新打造出来的原型车,从外表上看,似乎看不出太大的区别,但是,如果把两辆车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可以看到新的原型车要稍稍地高一些,那是因为装甲进一步加强的结果。

动力舱的装甲还没有安装上,可以看到里面的紧凑的结构,纵置的发动机占满了整个发动机舱,最后面的空间则是变速箱,因为用的是和t-72一样是双侧行星变速箱,所以,分布在左右两边,一共有两个。

对一机厂来说,制造这样的变速箱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这样一来之后,坦克的操作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驾驶舱内没有了方向盘,重新变成了操作杆,又再次恢复到了以前的操作方式上,当看到驾驶舱的时候,秦振华注视着那里,良久无语。

“我们在以前的测试中,发动机的各种问题不断暴露,现在,我们对自己的一千两百马力发动机,信心更大。当然了,接下来,在这辆原型车开动起来之后,我们需要再生产几辆,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各地进行测试。”祝老说道。

祖国的国土广阔,气候差异也是相当大的,而国产的坦克,必须要能够适应国内所有的气象条件才行,不管在炎热的南方,还是冰冷的北方,都需要保证坦克能够稳定运行。

基本设计已经冻结了,接下来就是测试,不断的测试。

“我建议,专门成立一个三代坦克的试车团队。”秦振华说道:“这是咱们国家的重点项目,必须要有专门的试车团队跟进,才能保证坦克的试车顺利。”

“这个试车团队,我来带队吧。”张向前自告奋勇,在全厂,说起试车来,张向前的技术绝对是第一的。

祝老摇摇头:“这是个辛苦的工作啊,老张,你的身子骨,可经不住这样的折腾啊。”

“为了咱们的三代坦克能够定型服役,这点苦算什么,祝老,您不也是每天都在吃苦吗?”张向前说道:“这点苦,难不倒咱们军工人。”

“这场战争,带给了咱们更大的紧迫感,咱们要抓紧时间,争取把三代坦克试车成熟,绝对不能像伊国的t-72那样弱。”秦振华在一旁说道。

“那是当然的,伊国的坦克,装甲里面掺的是沙子,咱们的坦克,那可是最新一代的复合装甲,那绝对不能比的啊。”祝老说道:“等到以后,再在外面披挂上咱们自研的爆炸反应装甲,美国人的穿甲弹过来,咱们也有信心挡住。”

按照祝老的设计,加上爆炸反应装甲,防弹能力是一千毫米级别的,原本是打算能防住苏联人的152毫米坦克炮的,还防不住美国人的1坦克?

“掺沙子的装甲?祝老,您是怎么知道的?”秦振华大感诧异。

“最新一期坦克装甲车辆的增刊啊。”祝老说道:“你们这刊物是真不错,我每期都看,最近几期增刊,都是在讲这场战争的武器的,我翻来覆去看过很多遍了,受益颇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