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页

秦先羽未有异议,至于其中有什么更深的考虑,那也不是他所能左右的,而他心系修道,实则也不愿考虑。

这上百弟子划归第十脉之后,与其余各脉弟子一样,在听音三十六阁以及斗法阁听讲,由主峰或其余各脉长老加以教导,无须秦先羽过于费心劳力,不会过多耽搁秦先羽的修道光阴。

但作为首座真人,总不能没有嫡传弟子,因而才请他选取几名弟子。

秦先羽挑了五人。

第一人唤作善业,年已十三,岁数最高,乃是众人之中的佼佼者,性子沉稳至极,颇有玄冲和明途的风范,天赋极高,未来不可限量。而相较之下,秦先羽更看重此人沉稳镇定的性子,实是由内而外的沉稳,值得令人倚重,日后办事。足能担当大任。

第二人唤作善皓。沉默内向。实则冷漠冰寒,极具剑修资质,日后若得修行有成,没有在修炼境界之中受阻,没有半途夭折,势必又是一个类似林景堂的人物。

第三人名为善翎,性子恬淡,与秦先羽性格略有相像。而气质则跟明风相似,日后若他愿意,当可传下先天混元祖气,甚至传下道剑也未尝不可。但秦先羽并不强求,这些弟子适合哪一种功法,最终还是要弟子自行选择,倘如善翎不愿修行先天混元祖气,而是要修炼中州燕地的剑道法门,也由得他去。

第四个名为善无,他不似秦先羽所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年纪虽然刚过十岁,但目光却如湖水一般。全无波荡。他并非沉稳,也并非沉默,并非傲气,并非淡然,而是另外一种平静。

这种平静,不是清净境,也不是清净心,只是心中平静。

秦先羽恰恰看重这一种平静。

倘如日后没有变故,燕地第十脉的道剑传承,多半要着落在此人身上。

因为这种人修炼道剑,才不会受道剑情绪变动,不会受心神杂念所影响。

但他们年纪尚小,虽然潜力无穷,然而未来多变,谁也不能下得定论。

这仅是秦先羽此刻收徒的想法,未来变化莫测,未必会照着秦先羽心中所想的发展。

而至于第五名弟子,秦先羽原本是未有想过的。

四名弟子已然足够,第五名弟子只是偶而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