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但或许在某一种特定的环境之下,某人挥动一下树枝,便能产生相似的效果,从而生出火焰。

就如同水里的火焰会灭去,而火中的水会被烧开。

荒原中的呐喊悠长而响亮,雪山中的呐喊,则会引来雪崩,天崩地裂。

诸如此类,就是一个特定的环境。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轨迹,生出不同的异变。当这些渐渐摸索出来的轨迹,按功效不同而分类后,这一类轨迹,便被称为符,最终演化为符法。

“符法之道,玄之又玄。”秦先羽自语道:“道观里的道士,懂得如何画符,也晓得不同的符纸,下笔也是不同的。但在习练符文时,想必也是记着哪一种符文的下笔走向,是属安神符纸,还是驱邪符纸之类的,如此记下,却也不知为何会有这般变化。”

“在精通符道的道士眼中,想必这些也是玄之又玄,高深莫测,而难以揣摩的。”

秦先羽暗自笑道:“想必也就只有观虚师父才会如此,他修行遇到瓶颈,才琢磨这些事情,究其本质,从根本之上来揣摩。”

无数种符,就有无数种下笔走向,浩瀚至深,想必在习练符法的人物眼里,有那些揣摩根本的闲工夫,不如多记一些符文。

“下笔画符,是不能出错的,若有一点儿差错,就彻底废弃。”秦先羽心道:“若是以观虚师父的看法,符文下笔走向,就是拘禁五行之气的玄妙轨迹。而画符差了一丝半毫,便是与那一种拘禁五行之气的玄妙轨迹不够吻合,因而无效。只有与天地间的玄妙轨迹吻合,才得算是一道真符。”

好在他练习多日,下手已经是极为稳当,加上玉丹灵水改善之后的目力,胜于鹰隼不知几许。

以他的眼力,只要凝神静气,就连弩箭都变得缓慢而清晰。如此认真看着符文,自然是分毫不差。自练剑以来,手臂极稳,下笔自也是不出分毫差错。

符笔是青城山的奇木为杆,灵狐作毫,朱砂更是秘制而成,极为上佳。

秦先羽深吸口气。

执笔,画符。

不觉间,已然运起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