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世家子 清涴 1554 字 2个月前

徐道宏心下奇怪,怎么这小子愣是没个少年风流的样儿呢,看起来竟然还有点青涩。

徐道宏顿时想歪了,忍不住用眼神询问顾玄:你没给他安排通晓人事的婢妾?

看明白徐道宏意思的顾玄心情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说起来之前自己也提过这事儿来着,不过顾淮之怎么都不愿意。现在突然被徐道宏又提醒了一番,顾玄忍不住多看了顾淮之几眼。

顾淮之背后汗毛都竖了起来,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大对,却又说不出来,只能懵逼地看着他阿公和舅公。

徐道宏见状,忍不住拍桌大笑,“淮儿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考虑考虑他的亲事了。我家还有几个孙女,德言妇工样样拔尖,其中一个嫡孙女更是由贱内亲自教养,倒是和淮儿很是般配,我们两家不如来个亲上加亲?”

顾淮之这下更纳闷了,你们刚刚不还在聊官制的吗?怎么话题突然就拐到自己的亲事上来了?

见顾玄已经陷入沉思,似乎真的在考虑这桩婚事,顾淮之赶紧把歪了楼的话题给正回来,严肃地开口道:“这份官制十分不寻常,听舅公的意思,这是冯克己的手笔?”

徐道宏点头,“正是。”

顾淮之心下不好的预感愈发深重,想了想,斟酌着说道:“冯克己这人,天生大才,又因出身寒门,对士族颇有不满。想必舅公也已经知晓,他还是新帝的舅舅,如此一来,他能想出这份集中皇权的官制也就不让人意外了。虽然在云州时他一直被阿公压制,但此人明显不

可小觑,又有新帝给他撑腰,我个人觉得,他可能还有后招。”

顾玄和徐道宏齐刷刷看了过来,眼中多出几分兴味,“说说看,他还会有什么后招。”

顾淮之咬了咬牙,径直看向顾玄,沉声道:“阿公可还记得,云州刺史府最初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当然记得,刺史府让那些前来投奔的书生进行考试,答一些庶务律法之类的考题,而后再根据他们的答案给他们安排相应的职位。”</说着说着,顾玄的表情也凝重了不少,徐道宏一张天生笑脸也沉了下来,倒吸一口凉气,震惊反问道:“不会吧?你的意思是,新帝很有可能听从冯克己的意见,在全国推行这种考试做官的方式?这不可能,太荒谬了!千百年来没人干活这事儿!”

顾玄也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觉得这事儿很是棘手。

顾淮之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对此倒是接受良好,还冷静地对两位大佬分析了一波,“当初云州这么干的时候,阿公你好像还夸过这样的选才方式还挺实用,随便挑出一个人都能处理好庶务,而不是挑出一帮眼高手低书读了一大堆却死脑筋的家伙。当初阿公你是高高在上的选才之人,觉得这法子好用。如今站得更高一点来看这个问题,比如说使君登基后,放眼天下,选才方式是不是也能再变一变?不得不说,原本的察举制本来就有较大的弊端,选出来的官员中虽然有像阿公和舅公这样心怀天下的治国能臣,但也选出了不少像宁州林郡守那般尸位素餐之辈。说句僭越的话,若我是陛下,哪怕有再多人阻拦,我也一定要变一变这选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