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世家子 清涴 1588 字 2个月前

只不过等到众人散去后,又有“好兄弟”跑去告诫福王,让他提防太子。说他战功赫赫,容易被太子猜忌,以后在太子面前要更加小心谨慎。

这些话真真假假,福王本着说多错多的原则,只喝酒不搭话,转头就把对方给卖到了太子面前。

其间种种,真是一出大戏。

太子也只能感叹一句这宫里表面上风平浪静,内里却是波涛汹涌。别人都说他这太子之位稳如泰山,他却越来越焦虑不安,既有来自兄弟的威胁,也感受到了来自上方君父的压力。

自古以来太子就难当,在他眼里是敌人的兄弟,在他父皇眼里却都是儿子。甚至皇帝会因为“日后皇位都是你的,你可不能残害手足”这种想法对太子的要求更高。元熙帝对太子不可谓不器重,但他也不可能不管其他儿子。而那些儿子进入朝堂当差,就有了自己的人马。大臣们心思各异,有的正直有的奸诈,说不准就有那么些想捞个从龙之功的家伙就跟其他皇子一拍即合,暗中给太子放冷.箭呢?

就说福王,明明都摆出一副无心争储只想跟着父皇长兄身后混吃等死的架势,还有人见他圣宠在身又有军功,明里暗里怂恿他争一争储位呢。

提到这个,福王就忍不住跟顾淮之吐槽,“我哪里像是个坐那个位置的料?真有那么一天,我脑子这么不灵光,说不准比前朝末帝还不如,到时候百姓又得跟着受苦。这帮人脑子里都想什么呢?”

顾淮之倒是觉得福王其实比大多数人都聪明,人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德不配位的结果就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弄出个烂摊子来。显然那些撺掇福王的人不具备这个美好的品质,或者说,他们知道福王不是那块料,还要继续坚持,无非就是觉得,有个不那么精明的皇帝更容易被他们糊弄。

君臣之间都有个互相博弈的过程,君王强势臣子就只能做小伏低,君王弱势,臣子手中的权利才能更大。

这就是那些人心中那些最不堪的念头。

这些私底下的明明暗暗交锋,也没能瞒过元熙帝的双眼。

已经进入老年期的帝王深深叹了口气,抚摸着手中的龙椅扶手沉默不语,自来权势动人心,皇室中人,似乎从来都避免不了同室操戈的命运。

作为一个帝王,他更能放心地把皇位交给一路厮杀过来的,有真本事的接班人手上。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实在无法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儿子互相厮杀。

元熙帝长长叹了口气,忽而想起当年自己被顾玦拉着去找顾玄,让顾玄收拾烂摊子的情景。

这一瞬间,元熙帝十分想见见顾玄,不知道这位老丞相是否还能如当年一样,为他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