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世家子 清涴 1574 字 3个月前

正在顾淮之思索时,庄子上的管事来报,说是有匠人发现了一种办法,能降低造纸的成本。

顾淮之当即就蒙圈了,降低造纸成本改进造纸术,这熟悉的套路……

莫不是走了个王莽又来了个蔡伦?

那可真是太好了!

顾淮之心情大好地来到庄子上,果然见到了经过改良后的纸。摸着良心说,这纸的质量和顾淮之平常用的不能比。但顾家家底厚,顾淮之这个嫡长孙一应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这纸当然不能和现如今最好的纸张相比,放在寻常的纸中,也能算中上了。

顾淮之又提笔在上头写了几个字,发现这纸张并不怎么泅墨,书写效果都能赶上顾淮之平常用的纸张了。

重点是,这种纸便宜啊!

顾淮之所用的纸,造价昂贵,一刀便要五六两银子,还有更贵的纸,要卖十多两的价格。哪怕是市面上普通的宣纸,一刀也要三百文左右,也就是说一张纸就要三文钱。都说读书费钱,不少的钱就是费在纸上。

而这匠人造纸的成本,一刀的成本还不到五十文。就算卖一百文一刀,也是暴利。

这样伟大的发明,只要传了出去,怕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要为这匠人立长生牌了。

这是造福万民的伟大发明啊。

顾淮之心中兴奋,要带着这李姓匠人进宫面圣,好好说说各种利害。

没成想这李匠人一听要进宫,当即腿一软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只摆手,“不成的不成的,小的身份低微,哪能去面圣?吓都吓死了。”

顾淮之一把扯住他的袖子,一手拿着新制的宣纸将人拖进了宫。

今天是休沐,元熙帝好不容易得了闲在御花园松快松快,就听内侍匆匆来报,说是顾侍郎有要事要面圣。

对于顾淮之,元熙帝素来多了几分偏爱,待他如同自家子侄。听闻顾淮之拎了个匠人一同进宫,元熙帝心里也好奇,这又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

也难怪元熙帝会这么想,毕竟顾淮之一直以来给元熙帝带来的都是好消息,堪称是大晋的报喜鸟,次数多了,元熙帝一听到和顾淮之有关的事都下意识地认为又有好事要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