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世家子 清涴 1628 字 2个月前

“这有什么可回去的?”顾淮之哪会这么轻易被他糊弄过去,“划分康郡时,只是圈了地,又没让他们搬家,他们的房子和田地都没动,还能回哪儿去?”

安顺县令头上冒汗,憋红了脸,支支吾吾道:“这……这许是……在颐郡……比康郡日子更能过得下去。”

顾淮之不由挑眉,示意安顺县令接着说。安顺县令仔细打量了顾淮之的神色,闭了闭眼,一脸豁出去,“颐郡百姓的日子确实比康郡要好,前任府君设立各种名目从百姓那儿要银子,不少百姓便直接带着妻儿老小去了颐郡。”

这番话虽然掺了点水分,很大程度上也是事实。顾淮之心里清楚,有些百姓去了颐郡是真,但人数并没有安顺县令嘴上说的那么多,应该还有部分去了本地豪强家中当了隐户。

虽然康郡地方势力并没有其他地方大,但矮子里面拔高个,总有那么几户家境殷实的人家,收隐户对他们也有利,再给县令一点好处解决户籍问题,这事儿也就成了。

顾淮之自己可没见过这一一整套的操作流程,这还得感谢王温送的那堆工作手札,其中就记载过类似的事情。

顾淮之忍不住笑着看向安顺县令,语气冷淡,“你倒是心大,安顺县户籍锐减,都从中县变成了下县,倒没见你这个父母官有多着急。”

朝廷按户籍把县分为上中下三等,超过6000户的为上等县,3000户为中县,不足3000户的为下县。县的等级直接和县令的俸禄挂钩,差距还不小。上县县令年俸140石,下县县令却只有60石,同样的品级,俸禄还不如对方的一半。

刺史和郡守也有相应的等级,像顾淮之,虽然是目前最年轻的郡守,但康郡是个下郡,他的年俸也就100石,再加上五顷的永业田和职分田,按照顾淮之的生活水平,一年的收入加起来可能还不够他过一个月的。当然,顾淮之也不靠俸禄过活,一般来说,官员的俸禄足够支撑他们一家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了。尤其是朝廷给的永业田,那可是能传给子孙后代的,官职越高永业田越多,一家多出几个官员,光靠永业田就能吃喝不愁。

每回官员考评,治下户籍数都是考核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安顺县人口流失竟然还这么大,顾淮之不得不怀疑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安顺县令顿时冷汗涔涔,看着顾淮之带笑的俊脸,心底陡然生出了一股凉气,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冷静下来后迅速喊冤,“下官失察,请府君责罚。但下官自任安顺县令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懈怠,治下百姓少了那么多,并非是下官不想管,而是心有余力不足啊。府君若是再查一下安顺县今年的户籍情况,就会发现户籍数目比去年还略微涨了一点。”

顾淮之秒懂,这是要把锅推到已经铁窗泪的前任郡守头上了。那货肯定不冤枉,但面前这个安顺县令清不清白,那也有待商榷。

不过眼下并不是计较这个的好时机,成功给了下属们一个下马威后,顾淮之看着他们明显认真了的态度,心中暗暗点头,又问郡丞,“郡里这几年的账本呢?拿来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