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世家子 清涴 1567 字 3个月前

这么一想,两人的行为就值得商榷了。

顾玄还是顾氏家主,哪怕别院和田地都已经划在了顾淮之名下,但眼下顾淮之的声望显然不能和顾玄相比。顾家人更听顾玄调遣,顾玄有心一查,顾淮之正在做的事情也瞒不住。

不过顾玄也没闹明白顾淮之这么大费周章地要这么多匠人干什么,然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宠孙子的祖父,顾玄完全做到了“不管孙子要这些用来干嘛,他要的只管给就是了”这一准则,大手一挥,又给了顾淮之一批当今世上手艺顶尖的匠人。在顾淮之眼里,这些人都能称上一句艺术家,还是国宝级的那种。

顾玄这一行为极大鼓舞了顾淮之的士气。原本顾淮之还觉得道路艰难前行不易来着,顾玄这一出手,顾淮之瞬间觉得难度系数下降了一个等级。归根结底也就是有人做靠山,顾淮之的压力没那么大了。

放松下来后的顾淮之更加冷静,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仔细研究了现如今可以改进的技术。

当然,顾淮之上辈子是个商人,要他去搞科研那是在难为他。但是得益于他超前的见识,给匠人们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向还是不会出错的。

眼下天下初定,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粮食问题一向是重中之重,要是百姓们衣食无忧,谁还吃饱了撑的想不开闹动乱啊?哪怕是现在还跳得比较高的那几路乱军,要是当地百姓衣食无缺,怕是朝廷都不用派兵前去平乱,百姓们能自动自发地将这帮影响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反贼给绑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乱军们自己先扛不住,丢盔卸甲跑回家去过安生日子了。

不过粮食问题也不是能立马解决的,哪怕是袁老,当年也花了不少时间来研究杂交水稻。顾淮之没敢把步子迈得这么大,但他知道,想要粮食增产,首先要培育出更优质的种子来。更要考虑到每个地区的环境和土壤因素进行育种,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来。

现如今的人还没有这种概念,顾淮之要做的,就是开拓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慢慢来尝试育种。京郊那一片田和地,可以划出小部分用来做试验田,还可以拿出上辈子做实验的精神,分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

人有了,地有了,顾淮之的思路也没毛病,那就赶紧撸起袖子开始干呗!

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顾相改革一事,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拉开了帷幕。

第74章 行宫听闻